宜州区推进公职人员警示教育全覆盖
“我来交代问题。”近日,河池市宜州区某单位中层领导干部覃某匆匆走进宜州区纪委监委办公大楼。
“我担任单位股室负责人期间,收受了管理服务对象的贿赂款,今天我来投案……”在谈话室,覃某主动向宜州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交代了自己的违纪问题。
覃某的主动投案,源于一场专题警示教育活动。
前不久,宜州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之后各乡镇、各单位分层分级开展警示教育,集中观看本地题材的反腐专题片,同时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岗位不同风险的公职人员,开展个性化廉政谈话提醒。
“专题片播放的案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有些还是我很熟悉的人,听着他们的忏悔录,令我内心惶恐、寝食难安……”覃某说,看着曾经熟悉的“身边人”因一念之差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自己深受震动和教育,最终决定主动投案,争取宽大处理。
覃某的例子并非个案,2020年以来该区就有6人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交代违纪违法问题。
“以前开展警示教育,选取的案例大多是外地的,或者不是同一层级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听着犹如‘别人生病自己吃药’。”宜州区某乡镇党委书记观看警示教育片后直言。
确实,过去大家碍于情面,对“身边人身边事”遮遮掩掩,不愿拿到台面上说教。另一方面,警示教育不同程度流于形式,“台上念通报,台下听故事”多,把自己、把职责“摆进去”少,少数公职人员只关注“老虎”“苍蝇”的奇闻轶事和黑色幽默,把警示内容当成故事听、当成笑话说,没有真正入心入脑。
“要切实把开展警示教育作为一体推进‘三不’的重要一环,扎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以教育引领做深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针对警示教育存在的问题,该区纪委监委深入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及时出台《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深化以案促教促改促建工作方案》,督促案发单位开展“一案一警示”等工作,侧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做实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提高警示教育的匹配性、针对性和震慑力。
“深化以案促教,把案件资源变成‘活教材’,给更多的公职人员打上‘预防针’,教育引导树牢廉洁自律的价值取向,实现‘不敢’‘不能’的升华。”该区纪委监委预防宣教室负责人表示。
除了案发单位抓好“一案一警示”工作外,该区纪委监委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载体,选择社会关注度高、反响强烈的典型案件,联合电视台拍摄成警示教育片,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播放。同时,梳理编印忏悔录、典型案例汇编,举办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展,让沉痛忏悔触及公职人员的灵魂。
目前,该区组织开展警示教育、观看反腐专题片105场9600多人次,逐步实现公职人员警示教育全覆盖。(河池市宜州区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