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云梯:酷贪两不敢 可将心地质神明
范云梯,清同治二年(1863年)生,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水窦村(今水秀村)人。曾任广东琼崖兵备、代理乐会县知县、代理儋州知州、补授万县知县、广东巡警局总稽查、崖州直隶州知州、补授高明县知县、琼崖都督、浔州府府长、南宁府府长兼洋关监督等职,所到之处,皆有政声,百姓称其为“范青天”。
拒收金条,百姓送“两袖清风”大匾
任广东琼崖兵备期间,秉公办案,讯结当地恶霸强抢民女案及上诉案多起。曾有乡绅为霸占民女,送范云梯金条十根,以求范云梯“开恩成全”。范云梯拒收金条,下令将乡绅捉拿,重打五十大板,并关押大牢听候发落。当地百姓都喊他“范青天”“青天大老爷”,并敲锣打鼓送来一块大匾,上写 “两袖清风”四个金字。而范云梯受匾后,却告之家人此匾不要挂, “帮老百姓做一点事,人家送块匾就挂在大门口恨不得人家知道,这好比跑江湖的郎中帮人医病,人家送块匾来就挂在摊上招揽生意。谁人当官帮老百姓办事,人家心中自然有数,用不着挂匾老百姓也会永远记住你。”
训子家书,云梯亲自退回收受沉香
范云梯刚到儋州上任时,一案件代表送来名贵药材沉香以示感谢,范父久患咳喘之症,此物正好调治顽疾。范云梯便留下一小点沉香寄给父亲。父拒收沉香,寄“训子家书”一封,“云梯吾儿知悉:吾食贫已惯,不取非分之财。尔居官宜体吾意,能为循吏廉史,必不失官,纵失官吾亦不责尔。倘以贪污落职,勿归来见吾也。知尔收受沉香,虽为孝敬治吾之疴,但沉香虽贵,受之尔名则贱矣;沉香虽香,收之则吾家风臭不可闻也!今寄还尔,务速退还,切切!父超义手字。”范云梯收到家书后,深为自己之行为汗流,亲自将沉香退回。从此为官,一直带此家书在旁,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警醒自己要清廉为官。
驱除瘟疫,百姓送“万民伞”以彰其功
补授万县知县,时值瘟疫流行,亲赴各村寨视察疫情,智斗借瘟疫敛财的巫婆,救活村老儿子。在任期间,除教百姓改变落后卫生习俗,凿井引泉,献家传药方驱除瘟疫外,还审结大量案件。城内外各户门首之灯笼皆书“官清民乐”四字。其调任时,百姓自发制万民伞一把,上签满曾受过范云梯恩德者名字,作为对范云梯的报答和纪念。
拒收谢银,不送“常例”
授广东巡察警局总稽查时,审结香山县黄姓七传而不至的诉异母弟侵吞财产案,拒收两茶箩谢银。总督张鸣歧赏识其能,亟命藩司署以优缺,但因其无钱送“常例”(当时官场风气,按惯例要送的钱)调任崖州知州。
创办公学,为历代官员办学之最
任崖州直隶州知州,创办公学,为历代官员办学之最。其治学严格,考绩严明,办学得力者与学生品学兼优者,其皆奖励,开创崖州兴办新学之风。离任时百姓送“万民衣”以感其恩德。在“天涯海角”巨石题刻“南天一柱”以明志。
拒收金银红包,拒绝鸦片入关
在任南宁府府长、洋关监督期间,时有番商到其办公室,取出金银红包一个放其桌面,求行方便,放一批烟土(鸦片)入关,并表示事后另有重谢。见范拒收红包,不同意办理入关手续,番商随即威胁范,但范坚决不办,且将烟土如数缴获。因范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中央国民政府于民国二年(1913年)简任他为邕南道观察使,并颁发三等嘉禾章。自此,人称他为“范观察”。
民国二十九年一月(1940年),范云梯病逝,因家贫停柩两个月不能发丧,其后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赠送一千银元办丧。
附:范云梯题崖州官署对联
在一日位,尽一日心,自我无私严执法,敢视机关为传舍;
让几分情,说几分理,大家有事好商量,莫因涉讼到公门。
有如此锦绣江山,恰称天南极地;
看将来文明气象,居然海上雄州。
(上联已佚)
酷贪两不敢,可将心地质神明。
(蒙山县纪委监委 根据刁光全主编的《范云梯》整理)
编辑: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