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映初心——读《红色家书》有感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0日 19:26 打印

亲爱的夫人钧:
  同志们常说世上惟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得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张望眼,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这是夏明翰1928年3月在监狱中写给妻子郑家钧的一封信,这封饱含初心和深情的家书,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厚感情,生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夏赤云是夏明翰的女儿,夏明翰在汉口英勇就义牺牲后,郑家钧铭记夏明翰遗志,成为一名地下交通员,出色完成了革命任务,并把夏赤云抚养成人。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芸回忆说,这是谢觉哉同志1960年到长沙看望郑家钧时当场题写的,表达了他对亲密战友的怀念。“千里赤云寄相思”。后来夏芸才知道,自己的真名叫夏赤云,意为红色的云彩,那是父亲在她刚出世时给她取的名字。


  也是在1928年,夏明翰在狱中还写下了致母亲陈云凤的另一封信,他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正是有了坚定的信仰信念,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像夏明翰一样,执着追求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初心不变、矢志不渝。


  革命烈士以朴实的语言,抒发着爱党爱国爱家的赤子之心;用平凡的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忠诚的战歌。在那段过往峥嵘岁月里,他们留下了一封封载有最浓厚情感的书信,越过壕沟,穿过硝烟,使我们再次接受穿越时空的红色精神洗礼。


  谁不爱自己的至亲?谁不惜自己的家庭?谁不痛生命短暂?因为那是信仰的选择和初心的坚守,赵一曼对自己的后代殷殷嘱咐:“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刘伯坚在致诸兄嫂的信中写道:“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王器民临刑前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革命分子如无肯牺牲,革命是没有成功的日子。我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而牺牲,我的革命目的达到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初心是什么?红色家书中,烈士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让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这是他们的信仰与初心。


  尺牍锦书传深情,红色家书映初心。今天,当我们看到这些红色家书,无不被字里行间流淌的那份浓浓的家国情怀所震撼和感动。对党员干部来说,革命先烈的红色家书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营养剂,重温红色家书,牢记先烈遗愿,使之成为砥砺前行、不懈奋斗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南宁市纪委监委 刘梦云)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