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库区移民村的悄然蜕变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8日 15:46 打印

  “在党和政府好政策的扶持下,经过各级共同努力,我所联系帮扶的四户贫困户如今已全部实现脱贫,走上了脱贫奔小康的道路。”雅长乡政府干部冉涛作为帮扶干部,直言2017年以来他就在雅庭村开展帮扶工作,亲身感受到了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这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乐业县雅长乡雅庭村属龙滩库区移民村,距雅长乡政府50公里、乐业县城102公里,全村辖8个自然屯共有421户1745人,涉及龙滩库区移民207户。今年10月雅庭村余下的7户33人预贫困户完成脱贫摘帽“双认定”后,全村163户贫困户723名贫困人口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全部“清零”。

 

  “以前干部从县城到雅庭村下队,没有六七个钟头是到不了村部的,村里面的群众更是难外出,没车,山路不好走,有些群众一年都没有走出村子去到县城看看过,现在好了,平坦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出行难的大问题得到了解决。”村干部王丰情指着建成的上雅屯硬化道路感慨道。

 

  交通问题一直都是村民祖祖辈辈的“心病”,过去只能通过挑、抬、扛等方式运送杂货物来维持生计,往往从家里出发去到集镇镇上,就得花上半日的时间,以至于收获的庄稼、果实、药材等均无法及时变现,而错过最佳交易时间,脱贫致富更是难上加难。

 

  “要想富,先修路。”几年来,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员多方奔走下,雅庭村一条连接村外的水泥路便建成通车了。通村主干道39公里为6米宽路基4.5米宽路面的水泥硬化路,另7个自然屯通屯道路已全部建成4.5米宽路基3.5米路面宽的水泥硬化路,里程共30.05公里。水泥路通了,村民们情绪高涨,驻村工作组乘势而为,把公路修建向村组延伸、向住户延伸,初步实现了“组组通”“户户通”,从此道路不再成为当地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驻村工作组还大力开展其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结束了该村无路灯、无公厕、无手机信号的历史,群众使用上了清洁自来水,村民还有了文化读书室和健身活动中心。

 

干净整洁的雅庭新村

 

  雅庭村将发展集体经济作为贫困村脱贫的“金钥匙”,探索多元化集体经济混合经营。以“农村村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脱贫产业”“1名党员致富能人+农民专业合作社+N户贫困户”等模式,将贫困户吸收到养殖合作社中来,把分散的养殖群众联合抱成团,降低养殖风险,把养殖资源和分散的养殖资金捆在一起,形成了多元化、全覆盖的扶贫产业,大力培育壮大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互惠共赢为摆脱当前贫苦落后的生活状态,雅庭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提出了实施“靠山吃山”的产业发展思路,决定在山中作文章。在巴福、巴立、巴秋、上雅4个“靠山”的屯发展养殖牛羊等草食动物产业,并协调林场,与群众合作改造原来出产率低下的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业,改种经济效益发展前景较好的板栗、芒果、油茶。截至目前,全村有“3+1”特色产业养殖牛、羊、马、猪等大牲畜1640头(匹),鸡鸭等家禽2400羽,规模养殖的农户达11 户;共种植有板栗690亩、油茶1048亩、芒果1360亩,种植50亩规模以上的农户有8户。目前,全村已成立有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实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86户,覆盖全村贫困户46户182人;1个农村村民合作社,共有社员397户,覆盖全村农户1827人,覆盖率100%。

 

  如今,雅庭村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小康路上的幸福生活也过得越来越红火。(乐业县雅长乡人民政府 冉涛)

 

雅庭村不断壮大养牛产业和养殖规模

 

相关链接:图片·故事专题

 

 

编辑:王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