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案件庭审“云直播” 警示教育“零距离”
庭审现场(巴马县人民法院 罗仪/摄)
“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 12月4日上午,原河池市金城江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健华涉嫌受贿罪一案在该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法庭内的旁听席上虽然空空荡荡,但通过在线直播“云庭审”,现场严肃紧张的气氛同步震撼着党员干部的心。此次“云庭审”是巴马县首次通过“中国法院庭审公开网”同步直播受贿案,全县近3000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线观看。
2020年5月,何健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河池市纪委监委指定管辖,巴马县纪委监委对其进行审查调查。经查,2014年至2020年间,何健华利用职务便利,为工程老板在工程招投标、征地、开工、预付款和材料款拨付等方面提供便利,非法收受现金共计118万余元。
一个半小时的庭审,经过宣读起诉书、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庭审环节,为在线旁听人员清晰再现了何健华的犯罪事实。
“我对不起党和组织的培养,对不起我的亲朋好友,我认罪伏法……”何健华当庭忏悔,言语中满是悔意,也让收看的党员干部认识到职务犯罪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危害,再一次敲响了警钟。
“庭审向我们展示,被告如何因一念之差跌入犯罪的深渊,让我们反思如何在诱惑面前保持定力、头脑清醒。”收看庭审结束后,巴马县纪检监察干部开展讨论交流,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案件,“何健华工作三十多年,在几个工作岗位上都未曾出现腐败,却栽在了工程管理岗位上,由此可见工程建设领域仍然是腐败的高发地,因此,对权力运行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监督力度尤为必要。”
今年以来,巴马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建立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机制,研究出台了《自治县纪委监委机关关于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深化以案促改工作制度(试行)》,把以案说纪、说法、说德、说害、说责作为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重要抓手,选取典型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公开庭审,着力提升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组织观看庭审,一方面是检验我们的办案质量,另一方面是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程序意识,提高收集、固定、运用证据的能力,严把事实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同时,用‘看得见、听得着’的方式警醒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引以为戒,要从思想根源上提高认识。”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巴马县纪委监委 黄肖桦)
编辑: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