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记·11月28日|靠黑山羊脱贫后,他有了一个大目标
“口唱山歌乐陶陶,壮家儿女最逍遥;党的政策好得多,危房改造挪旧窝;盖起新房来居住,儿女读书获补助;党的恩情多又好,脱贫致富靠双手……”11月20日,天晴气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乌石镇陆选村的一个山坡上,一名村民一边放养黑山羊,一边哼唱着山歌。
唱歌的人叫刘亚海。“这样的好日子,过去想都不敢想。”每每谈起自己的生活变化,刘亚海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在党的政策帮扶下,他不仅两三年时间办起了黑山羊养殖场、发展了养蜂事业,还建起新楼房,摘掉了贫困帽,成为村里贫困户脱贫路上的“领头羊”。
可就在四年前,刘亚海家还是一贫如洗。他父亲患有冠心病,每个月需要四五百元医药费;妻子无一技之长,常年在家务农;3个孩子分别读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正是花钱的时候。但家里靠着几亩薄田,一年到头收入不到5000元,生活举步维艰。2016年,刘亚海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也在这一年迎来了转机。
由于陆选村山多地少,草木茂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帮扶干部了解了刘亚海家情况后,便鼓励他发展黑山羊养殖。“你就只管好好干,有啥困难了找我们。”在帮扶干部的动员下,刘亚海说干就干。选址、建羊圈、买种羊……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刘亚海的“羊倌”梦也一步步变成现实。
谁知,30头黑山羊羊苗养了3个月后,接二连三倒地,短短两三天时间就死亡近10头。“这下子完了!全亏了,以后的生活费怎么办,孩子的学费怎么办?”刘亚海心如刀割,愁得茶饭不思。帮扶干部获知情况后,立即带领镇兽医赶过去。原来,这些黑山羊因水土不服患上了羊肠败血症,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因病死亡。
在兽医的救助下,刘亚海总算挽回了一些损失。随后,帮扶干部又帮他请来了经验丰富的养殖户,手把手传授养殖经验。同时,还根据有关政策帮他向政府申请了3.8万元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鼓励他养殖黑山羊。有了这次经验教训,刘亚海深感技术的重要性。他不仅买来《黑山羊养殖技术大全》《山羊高效养殖与疾病防治》《羊病诊疗与处方手册》等书籍潜心学习,还在网上同全国各地的养羊能手专家在线交流,并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班。不到一年时间,他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了一整套适合当地环境和气候的黑山羊养殖技术方案,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羊“土专家”。经过悉心管理,刘亚海饲养的黑山羊膘肥体健长势喜人,养殖规模也从原来的30头补栏到50头,每年养羊收入达80000元左右,2018年底终于顺利脱了贫。
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住进新楼房的刘亚海有了更大的目标,他说自己要带领更多群众一起奔小康。“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说到做到,刘亚海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发动贫困户和周边群众加入到养羊行列中来,共发“羊财”。2020年,他争取到了当地政府的95万元投资,建起了黑山羊养殖基地,羊舍面积扩建到1000平方米,黑山羊增至400多头,成立了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85万元,并带动4户贫困户养殖山羊,6名贫困户就业,每人每年收入6000元以上。同时,刘亚海还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了养蜂事业。目前,他共养有30多箱蜜蜂,仅此每年可增加收入30000元左右。
“党的帮扶政策好,我们也要努力向前跑。下一步我们打算打好黑山羊品牌,发展以黑山羊饮食为特色的农家乐自助游,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谈到未来的发展,刘亚海信心满满。(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纪委监委 庞玉妹)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