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用好“四堂课” 做实案件查办 “后半篇文章”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0日 11:44 打印

  近年来,平乐县纪委监委坚持认真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用好“四堂课”,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让党员干部真正受到惩戒和教育,切实增强监督执纪问责的综合效果。

 

       用好处分决定现场宣读课。改变过去处分决定“一发了之”的做法,综合运用到被处分人员单位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党支部大会、专题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大会等形式,在会上当众宣读处分决定,将“读处分决定、摆违纪事实、明处理依据、查问题根源、提整改建议”与警示教育相结合,使处分决定宣布成为党性教育的大课堂。2019年7月。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韦某因违反工作纪律,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未及时组织成员单位开展柿饼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等问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该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杨林松亲自到该单位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当众宣读的韦某的处分决定,并对韦某违纪情形进行剖析,要求大家引以为戒。这样的处分决定宣布现场,“处分一个人,红脸出汗一群人”,唤醒了参会党员干部的初心,更是收到了趁热打铁、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好回访教育课。近年来,平乐县纪委监委积极对受处分人员开展暖心回访,通过“听、看、问、励”给予131名受处分人员组织的关心,进一步画好“同心圆”,凝聚“正能量”,让干部忠诚履职,积极担当作为。2019年11月,该县同安镇沙江村党总支部副书记周某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经过县纪委审理室同志“暖心”回访教育后,他在心理上“减负”,行动上“加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投入防疫最前沿。父亲突然病逝,他以身作则,从简办理丧事。在他带头表率下,沙江村村民主动取消了3起酒宴,2个自然村停办庙会,19个家庭也打消了计划聚餐的念头。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周某成为了群众和同事心目中的好党员、好干部。

 

       用好容错纠错课。该县出台了《关于支持改革创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把严格管理和热情关心结合起来,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充分发挥容错纠错机制在保护改革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中的积极作用,以鲜明导向支持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例如,针对党员干部在“五千问题大整改,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出现的轻微失职或过失但未造成重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问题,综合运用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等“第一种形态”处理29人次,其中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占比达97.5%,有力保护了敢于改革创新的一线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用好警示教育课。将警示教育纳入“三会一课” ,在廉政党课中穿插新近查处的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全县各级党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和警示教育仟悔录;组织全县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平乐县青草塘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让党员干部在耳濡目染中感受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助推形成崇廉、倡廉、守廉社会风尚。2020年,通报全县扶贫领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典型案例19期;组织县乡村扶贫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国家监察》《丈量》3批次;发放警示教育宣传资料4500册。(平乐县纪委监委  何世明  莫振芳)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