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山村里种出致富“甜蕉”
韦昌林(右一)和驻村第一书记、技术特派员交流粉蕉种植情况
“县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我们因地制宜,争取产业扶贫资金,驻村第一书记帮着介绍技术特派员,才第一年,粉蕉长势就不错。”11月10日,南宁市纪委监委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到象旺村督查南宁市科技扶贫项目落实情况,象旺村致富带头人韦昌林高兴地介绍自己种植的香蕉,“我种的粉蕉,不仅口感好,皮色靓,蕉型整齐,价格也很实惠,深受市场欢迎。”
象旺村位于南宁市横县马山镇北部,全村共有380户1577人,2015年被确定为区级贫困村。村里一直以种植芭蕉、水稻等普遍农作物为主,农业生产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上,科技含量低,竞争力较弱,农民增收困难。
科技带动生产生活。为了帮助县区48个贫困村加快脱贫,南宁市科技局2018-2019年实施48个科技扶贫项目共投入财政经费1395万元。“中粉1号粉蕉新品种引进及矮化栽培技术推广示范”就是其中的一个科技扶贫项目。
为了帮助象旺村加快脱贫,2018年南宁市科技局把这个项目引进到象旺村,投入财政经费15万元,核心示范种植面积34亩。市、县科技部门同时加强管理指导,通过赠送蕉苗、微生物菌液、液态肥料,分发技术书籍及资料600多份,开展技术培训及指导300人次,有力助推象旺村的科技扶贫项目实施。为了保障科技扶贫项目、经费落地见效,驻南宁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从严从细开展督查,多次实地了解项目实施情况、查看项目资金使用的财务账单、向贫困户了解有关劳务费领取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市科技局,督促整改,发挥监督实效。
2020年,象旺村粉蕉产量10.5万公斤,带动村民收入35.8万元,比常规种植增收15.5万元,特别是让9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800元,同时对全村28户农户起到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和扶持农户、贫困户参与发展特色产业,变输血为造血式扶贫,让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我困难时,连儿子读大学的费用都拿不出,党和政府及时帮助我,现在我的日子好过了,也不能做脱贫攻坚的旁观者。”由贫困户成长为致富带头人,韦昌林摘掉了“贫困帽”,当选为村干,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他腼腆地说,我还要扩大粉蕉种植面积,继续加强学习种植技术,为其他农户做科学示范,带动更多乡邻增收致富,用自己的双手和勤劳创造幸福的生活。(南宁市纪委监委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 李玲 王春梅)
南宁市纪委监委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向技术特派员询问了解粉蕉种植项目实施情况
相关链接:图片·故事专题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