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一车一卡”纠治车轮上的腐败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8日 08:22 打印

  南宁市武鸣区环卫站原副站长潘某兰利用职务之便违规使用、消费、套现公务加油卡,甚至违规办理多张公务加油卡当成“礼品”送予他人使用……作为清理违规使用加油卡专项行动查处的典型案例之一,潘某兰还因其他违纪违法犯罪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2018年至今,武鸣区连续3次开展清理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专项行动,围绕公务加油卡管理不规范、用公务加油卡为私车加油、违规报销私车维修费保养费、将公务加油卡变卖套现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

 

  专项行动“三步走”  真抓实干纠腐败

 

  近期,前来党风政风监督室交清理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专项行动材料的各单位人员络绎不绝,突然增大业务量让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原来,武鸣区开展清理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专项行动按单位自查自纠、抽查比对和重点核查“三步走”,各镇各单位对公务加油卡清理情况进行自查,如实上报公务加油卡数量和卡号;由纪委监委会同城区后勤服务中心和车改办成立3个检查组,从中石化(油)武鸣分公司调取相关资料,对部分公务加油卡加油数据进行抽查、比对、分析,对数据显示异常的单位要求做出说明;纪委监委再对各镇各单位上报数据进行核查比对,仍发现数据不一致的,立即派出检查组进一步调查。

 

  “虽然这几天比较忙,但是想着自己能够在纠治‘车轮上的腐败’上出一份力,辛苦点也没关系……”党风政风监督室的工作人员叶哥乐此不疲。

 

  做实日常监督 护航公车改革落地见效

 

  “这些年,我们通过监督,压实公务用车管理责任,狠刹‘车轮上的腐败’,着力解决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违规报销私车维修费保养费等‘私车公养’问题,把纠正‘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武鸣区派驻政府办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

 

  武鸣区综合分析巡视巡察反馈、信访举报、纪律审查、群众反映的“私车公养”问题,研究易发多发领域、区域、类型等特点规律,明确将公车改革后单位无公车依然保留公务加油卡的、使用公务加油卡为私车加油或将单位公务加油卡变卖套现的、违规为个人报销(发放)燃油费用、私车维修保养费、装饰费、路桥费、违章罚款等私人费用的等七类问题作为集中整治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各镇纪委和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切实把握车改基本原则和改革方向,加强对具体问题的分类指导,进一步规范公务加油卡的使用。车改后保留公务用车的单位,其清理出的公务加油卡卡内余额要清转到单位加油卡主卡上;不保留公务用车的单位,卡内余额需清退到公务车辆综合保障平台财政账户。

 

  专项整治过程中,推动各镇各单位通过印发整治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修订完善“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等方式,层层传导责任压力,推动精准查纠。同时,抓住节假日关键时间节点,以主题警示教育、开展廉政谈话、印发通知通报、发送廉政短信等方式,充分发挥警示教育震慑作用,督促党员干部警醒、知止、收手,全面营造专项整治氛围。

 

  强化成果运用 建章立制堵塞制度漏洞

 

  “自从公车改革后推行‘一车一卡’制,现在只要从《用车申请及行车登记表》中所填的车辆加油量和目的地,大概就能知道公务加油卡有没有能够正确使用。”武鸣区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道。

 

  强化专项清理行动成果运用,建章立制堵塞违规使用公务加油卡的漏洞是根本上整治的关键所在。武鸣区纪委监委逐一梳理历次专项清理行动发现的共性问题、制度漏洞,针对这些问题漏洞“对症下药”,督促各镇各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城区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从实际操作层面明确“一车一卡”规定,建立《南宁市武鸣区公务车辆综合保障服务平台车辆管理制度》,即保留公务用车的单位一辆公务用车只能办理且捆绑一张公务加油卡,进行加油时经过加油站工作人员审核,车卡一致后方可加油。未纳入公务用车的其他车辆一律不能持有或办理公务加油卡。

 

  “开展专项清理行动以及‘一车一卡’制度实施后,有效杜绝‘一车多卡’‘卡随人走’现象,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和公务加油卡的管理使用。”武鸣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武鸣区共开展自查自纠单位233个,清理不符合“一车一卡”规定的公务加油卡277张,各镇各单位制定整改措施82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21项。(南宁市武鸣区纪委监委 韦恒聪 黄丽珏)

编辑:陆蒙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