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引种百香果铺就群众致富路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6日 11:46 打印

  图片·故事|引种百香果铺就群众致富路

 拿着沉甸甸的百香果,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罗海东满是欢喜

 

  金秋时节,走进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祥播村的生态果园,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一串串黄金百香果犹如一个个小灯笼悬挂藤蔓,葱葱郁郁的林叶间,果农们正三五成群采摘鲜果,眼前一派丰收的景象。


  在果园南面的山坡上,驻村第一书记罗海东正在给基地专用水柜放水。随行的村主任介绍,因这几天持续下雨,蓄水过多会导致水柜崩裂,小罗书记一大早就来查看水柜蓄水情况。看到我们,小罗书记关上水阀迎了过来。

 

  罗海东2015年参加工作,是天生桥镇纪检干事,2018年6月派驻祥播村,2019年7月任驻村第一书记。


  祥播村位于天生桥镇政府驻地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有9个自然屯、16个村民小组、538户2441人。2016年,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95户410人,贫困发生率16.7%。喀斯特地貌的祥播村山多地少,干旱少雨,千百年来,村民刀耕火种,在石头缝中求生存,经济收入以传统农业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


  尽快为群众找到致富路,成了罗海东的第一件要务。驻村后,他第一时间深入群众中了解村情民意,到田间地头考察调研,思考着如何走特色产业道路。当得知毗邻的岩场村通过种植百香果走了致富路的情况,罗海东心中便有了数。当他把搞土地流转加入岩场村百香果种植合作社的想法跟村委提出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那时征地的时候,谢先贵、谢先良兄弟俩不同意自家土地流转,但由于他家的土地又刚好处在规划产业基地的中间位置,若他们不同意,将影响到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此,我和村两委多次到他家进行宣传动员,让他们了解到土地流转的好处,一个是可以获得政府补助,一个是可以聘到产业园务工,每天有约200元的收入,再就是不种玉米稻谷了,家里剩余劳动力可以外出务工。经过几次三番的开导,谢家两兄弟总算是同意了这个事情。”谈及征地的事情,小罗书记觉得很多时候群众有抵触,其实是我们的思想工作没有做到位。


  经过他们前后一个月的宣传走访,共发动117户群众参与土地流转,流转土地达到231.75亩。


  “今年5月的一天早晨,大面山屯的岑代梅、岑代勇、韦会军等6户,找到我反映说他们的土地流转补偿费不对,情绪还比较激动。我一边安抚他们,一边询问是什么情况。经询问得知,原来他们流转的土地性质原本是水田,但公示出来时却变成了旱地,而水田补助标注是800元/亩,旱地是400元/亩,这才导致补偿金不符。我马上把情况汇报给分管副镇长,并与负责测量土地的第三方公司沟通,跟他们说明情况,公司非常配合,第二天就下来重新测量。我与他们一起到这6户的土地走了一圈,确实是第三方把这几户的土地性质误标了。第三方回去后及时修改文案,并把剩余补偿费及时发放给农户。”说起为几户村民解决了一个切身利益问题,罗海东感到很欣慰。


  目前,祥播村加入示范园区的土地有300亩,完成土地流转100%,已全部种植果苗,该村群众参与果园土地整理、种植管护70户126人。


  “我家流转了2亩地,每亩成本是一千四,亩产六千斤,约有十二万的收入。按五五分成,那么,今年就可以有六万元的利润分红。”村民李阿姨一边采摘鲜果,一边美滋滋的和我细数着自家今年的红利。
 

  “我家今年估计也有四万块的分红,多亏了我们的小罗书记引进种这个百香果,现在我家俩老在果园做工,每天有工资领,儿子媳妇去广东打工,家里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我们的小罗书记人年轻,脑子好用!”村民岑代梅打心眼里夸赞小罗书记。


  如今,祥播村村民依托百香果种植产业走上了家门口就业的致富路,同时,该村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养牛项目,养殖黄牛50头,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11月份,全村剩余9户贫困户31人全部通过市级脱贫验收。

 

  “我村还有一些闲置土地,我们考虑明年扩大百香果规模,并发展生姜、辣椒种植,真正把大石山变成金山银山,以巩固脱贫成效。”谈及祥播村的发展远景,罗海东书记信心满满,脸上洋溢出久违的微笑,那笑容一如他身边那朵盛开的百香果花热情,灿烂!(隆林县纪委监委 龙洌  罗海东)

 

 相关链接—— 图片·故事专题
 

 

编辑:王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