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紧盯“微权力” 严惩“微腐败”
“田阳区那满镇新楼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主任潘某山骗取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款和收受危房改造‘好处费’,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近期,百色市田阳区纪委监委通报1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基层建设项目日渐增多,基层可调配的资源资金也日渐增多,村(社区)干部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由于制度不健全、法纪意识淡薄、村务公开不到位等原因,基层“微腐败”屡禁不止。田阳区纪委监委聚焦重点领域,紧盯基层“微权力”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基层“微腐败”,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公开栏更新了,获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明细公示出来了,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的,我们心里有数。”“只要有什么政策下发,村里就第一时间公布,我们看着踏实……”站在村务公开栏前,田阳区百育镇九合村村民们边认真看着公示栏边高兴地说道。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为确保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该区各级检监察机关加大对村务公开的监督力度,督促各村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事项及时向村民公开,在该区所有村(社区)共设立167个村务公开栏,让村级权力在群众的眼皮子底下运行,把“微权力”置于阳光之下。
同时,该区纪委监委针对扶贫领域点多面广,项目多,资金量大,监管难的实际,积极探索实践通过发挥乡镇监察员和村级监察联络员就近监督的优势,向该区10个乡镇选优配齐乡镇监察员和村级监察信息联络员,建成156个专项治理工作站,每个村级专项治理工作站配置人员3-5名,进一步加强基层监督力量,把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将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神经末梢”。截至目前,专项治理工作站成员共入户走访约410人次,其中走访贫困户、民生政策受益户及其周边户210多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3个;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0件,处理问题47个。
“整治基层‘微腐败’,还要强化遵纪守法意识,扭住部分基层干部存在小贪小贿不是事的错误思想。”该区纪委监委宣教室主任说。该区纪委监委以警示教育为依托,结合实际,根据不同乡镇、不同村(社区)的党员干部,有针对性地分类选取所查处的身边典型案例,积极开展扶贫领域以案说纪、以案说法警示教育,扎实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实现“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筑牢思想防线。
“‘微腐败’看似微不足道,却损害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挥霍着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持续释放出力度不减、尺度不松、严惩不贷的强烈信号。”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1至10月,该区共排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126件,立案查处81件81人,通报10起12人。(百色市田阳区纪委监委 黄日画)
编辑:王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