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山旮旯里盛开“致富花”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7日 17:02 打印

南宁市工信局驻弄陈村第一书记闭国础和工人一起包装仿真花

 

    “想不到扶贫车间也可以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厂房,还引入了数控机床这种先进生产设备,了不起!”“在偏远的山区,也能把生意做到国外,赚外国人的钱,不简单。”……到过上林县塘红乡弄陈村扶贫车间的人们,不禁发出感慨。


  弄陈村位于上林县西北部大石山区,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全村共有264户1014人,土地资源十分匮乏、贫瘠,无一分水田,人均只有不足1亩的旱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乏的土地资源导致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艰难。2015年开展精准识别工作时,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36户共54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3%,是当地出了名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村庄。


  作为扶贫后盾单位,南宁市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大胆探索创新,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实施扶贫车间项目,把扶贫车间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实现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打通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新渠道。市工信局驻弄陈村第一书记闭国础,带领村两委班子和驻村队员,制定实施“突破资源瓶颈,借力发展,借船出海,实施飞地经济项目”的产业发展规划,引进上林今井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进驻弄陈村,组织生产系列仿真花。

  目前,弄陈村扶贫车间的仿真花产品已出口日本和欧美等国家,机器设备畅销全国并出口乌克兰、印度等国,助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0万元到2020年10月累计实现81.07万元的“飞跃式”增长。如今,弄陈村成功实现整村脱贫摘帽,成了当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亮点和名片。(南宁市纪委监委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 李玲 王春梅)

 

    

弄陈村扶贫车间里,脱贫户手捧着“致富花”,绽开了幸福笑容

 

相关链接:图片·故事专题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