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3+4+5”推动乡镇纪委同级监督提质增效
“这个是专项资金,绝对不能挪做他用!”近日,在来宾市象州县寺村镇党委、政府、人大三家班子会议上,镇纪委书记徐晓燕针对一个副镇长提出的要将一个专项资金挪用于另外一个加急项目的建议,提出反对意见。
这是象州县探索推行同级监督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的一缩影。今年以来,象州县在寺村镇、罗秀镇2个乡镇探索推行同级监督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通过“3+4+5”模式,进一步推动纪委同级监督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
“三个到位”推动同级监督“换档提速”。象州县对乡镇纪委同级监督试点工作高度重视,通过思想认识到位、督查指导到位、工作保障到位等三到位机制,推动同级监督“换档提速”。年初,下发《象州县开展乡镇纪委同级监督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方案》,对同级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明确和细化,便于乡镇纪委实施操作。县委、县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到试点乡镇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督促动员两镇班子成员统一思想、支持配合同级监督,加快试点工作步伐。同时,将试点乡镇纪检专项工作经费纳入片区工作经费统一管理使用,为两个试点镇分别配备1名行政编制的专职副书记、1名纪检干事,确保经费、人员保障到位。
“四化同步”扎紧同级党委权力“篱笆”。通过聚焦建章立制、风险排除、约谈反馈、“廉情”掌控等四部曲,推动同级监督制度化、决策监督实时化、重点监督常态化和政治监督精准化。制定下发《象州县乡镇纪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约谈提醒制度》《象州县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廉政档案制度》《象州县乡镇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制度》等9项制度,对巡视巡察整改、脱贫攻坚、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重大事项和重要干部任免、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进行重点监督;同时建立并动态更新乡镇班子成员的廉政档案,实时掌握班子成员的“廉情”变化。目前,共对重大事项开展监督检查7次,监督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发出问题抄告单16份,提出整改建议7条,对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的7名班子成员进行约谈提醒。
“五项创新”推动同级监督生力生威。在适度扩大监督对象、建立项目建设报备制度、重大事项公开制度、实行选人用人监督机制、乡镇纪委书记对同级领导班子成员“画像”评价制度等五个方面进行创新,推动同级监督生力。目前,试点乡镇纪委共收集到项目报备材料23份,对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事一议”项目等报备项目开展监督检查10次,发现问题5个,对分管班子领导就排查到的项目廉政风险点进行提醒谈话3次,督促整改问题5个;对18个村屯人饮工程安装等7个项目和9名干部任免情况多渠道进行公告公示,共收到群众反映问题2个,提出意见建议6条。(来宾市象州县纪委监委 彭娜 莫雪英)
编辑:韦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