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怨无悔 砥砺前行 ——学习《习近平在正定》有感
我是山东人,习近平总书记把正定当作第二故乡,同样,南宁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这座城市。
近期,我认真研读了《习近平在正定》这本书,并把学习感悟编成了一段快板:
喜气洋洋走上场,打起竹板儿竹板响儿
若问我来说什么,快板说唱故事讲
那是1982年的春天,县委大院来了个年轻的小伙
咋一看,这个小伙有点“土”
褪色军装,旧军帽,简单行囊,老布鞋
这个小伙不简单
(人jie是)清华大学高材生,放弃北京好工作
主动来到咱基层
不怕苦、不怕累,不拉架子,不后退
勤勤恳恳为百姓,踏踏实实做事情
他就是!28岁的县委副书记——习近平
习近平,在正定,党风正、干群和、干劲大、硕果丰
人换思想地换装,意气奋发斗志昂
团结拼搏来奋斗,人心所向共产党
甩掉高产穷县的“高帽子”,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基层有所作为,展现了胆识气魄,让我真切的感受到总书记那份为民之情,爱民之心,让已过不惑之年的我,灵魂又一次受到触动,精神又一次受到洗礼,思想又一次得到升华。
“基层”,有的人觉得他是平淡无味的,在我看来他散发着无穷魅力。有人说“在基层,能有什么出息!无功无过,就等着慢慢退休了。”可我认为:“我们是一只小鸟,基层就是我们翱翔的天空,他能磨炼我们的意志,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强大,从而成为一只雄鹰”。
2018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我从兴宁区人民检察院转隶到了兴宁区纪委监委。早就耳闻我们纪检监察机关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进入新的工作岗位后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领导们、同事们无限的战斗力。
我被安排在案件审理室工作,每天面对大量的违纪案件,需要查阅党规党纪,在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寻找依据,时间紧、任务重,经常加班加点审理卷宗、撰写审理报告。案件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做到严之又严、慎之又慎。我这名刚加入纪检监察队伍的新兵,工作中常遇到疑难问题。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事在办公室加班,已经晚上十一点了,对一个适用条规产生了分歧,该怎么办呢?明天就要集体讨论了,模棱两可肯定是不行的。该向谁请教呢?我想起了市纪委监委审理室的黄建锋主任,可是那么晚了。犹豫再三,我还是拨通了他的电话,“说”,电话那边传出了沙哑的声音,原来他也还在办公室加班。经建锋主任的指导,我的疑问很快就解决了,让我不得不佩服他的工作能力。还有一次,为了迎接自治区纪委监委案件质量检查,我们城区一个镇纪委的案件迟迟达不到整改要求,建锋主任不厌其烦指导到凌晨一点,直到案件确保无误。城区监委委员刘国英因案件调查需要在留置点办案,此时,他的妻子已经身怀六甲,行动不便,多么希望有丈夫在身边照顾!但是,刘国英委员并没有以此为由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在留置点辛苦工作了两个月,等他回家的时候,孩子都已经出生了……
在纪检监察精神的感召下,在榜样的带领下,我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业务也越来越熟练。2019年,在南宁市十大精品案件评比中,我们报送的牙某某违纪案件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今年5月份的全市纪检监察案件质量检查中,我们获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无数个夜晚的孤灯陪伴,离不开对每个案件的精雕细琢,离不开纪检监察团队的精诚合作。对城区审理工作的充分肯定,对我来讲,是莫大的鼓励,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哪怕前面困难重重,我也豪情壮志,踏浪前行!
为了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态;为了工作,面对家人的不解和埋怨也是常态,可是我们无怨无悔。我明白是什么支持着我们在这条光荣的道路上无畏地前进,那是一种信仰,是纪检监察精神的感召,是出于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在基层,我们无怨无悔,砥砺前行。战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投入到抗击腐败的战斗中。用利剑扫腐,扫出清风正气;用铁拳除贪,守护平安中国!(南宁市兴宁区纪委监委 宋学磊)
编辑:王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