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人和带头人

来源:《党风廉政教育》丛书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4日 17:03 打印

  2015年10月,经凤山县纪委指派,他到凤山县平乐瑶族乡平旺村担任第一书记,成为平旺村脱贫攻坚的带头人,与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怀着对贫困村早日脱贫摘帽奔小康的满腔热情,勤奋工作,无私奉献。2018年4月,他被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评为2016—2017年度全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优秀工作队员,他的事迹先后在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级媒体播报发布,两次代表凤山县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作典型发言,他的模范事迹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称赞,他深受群众的爱戴。


  他就是河池市凤山县纪委监委审理室主任——覃森英。

 

身边人和带头人

覃森英 (中) 入户开展精准识别工作


  俯下身子 做群众的身边人


  凤山县平乐瑶族乡平旺村有11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屯,全村704户2826人,其中贫困户184户826人,贫困发生率为29.14%,远高于广西平均贫困发生率。平旺村耕地、林地均较少,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难度大。但覃森英接受组织安排,不畏艰难,勇于担起平旺村脱贫攻坚重任,敢于作为,努力寻求平旺村群众脱贫路径。


  为了摸清平旺村贫困人口底数,掌握最真实的贫困情况,做到心中有底,覃森英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走遍了全村11个村民小组10个屯704户农户,召开36次会议,收集整理了80多条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结合村情实际,研究制定了“脱贫攻坚”规划,为平旺村脱贫工作制订了攻坚作战图。为摸清情况,精准识别,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应扶则扶,覃森英与全体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团结协作,严格执行“两入户两评议两审核两公示”的工作要求,先后召开精准扶贫动员会23场次,张贴和发放宣传资料 1500 多份,使扶贫政策家喻户晓,全村704户的入户识别评估、评议、公示工作做到程序规范,评议客观公正,贫困户信息录入准确及时,全村贫困户184户826人的建档立卡工作在凤山县率先完成,成为全县典型,为平旺村精准施策助脱贫奠定了基础。


  撸起袖子 当贫困村的致富带头人


  摸清底数之后,实现平旺村184户826名贫困群众的脱贫梦想,对于覃森英来说,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开展,使贫困群众早日走上致富之路,身为第一书记,他夜不能寐,整夜整夜地想出路、找方法、寻对策。通过对平旺村所有村屯的走访调查,对平旺村自然资源条件的评估,他深知只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才能促进群众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覃森英发现,平旺村村后就是连绵起伏的岷山,非常适合发展林下养殖,但村民最缺的就是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撑,“等、靠、要”不符合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因此,他立即向后援单位县纪委领导汇报,县纪委领导一致认为发展林下养殖非常符合平旺村实际,有利于扶贫产业发展,随即同意拨付17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支持平旺村发展林下养鸡产业,解决林下养殖的水、路、电、场地平整、鸡舍建设等问题。争取到了资金,还需要解决养殖技术问题,于是,他加班加点学习家庭养殖相关技术,还自费加入“家庭养殖课堂”“经营管理课堂”等网站培训课堂,从中学习掌握林下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之后,他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从政策宣传、技术培训、筹集资金、协调引进项目等方面对贫困户进行一步一步的示范引导,说服贫困群众参与养殖。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如今平旺村成立了15个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产业覆盖全村所有贫困户,该村也实现了“一家一品,一村一业”的目标。

 

身边人和带头人

覃森英到林下养殖点培训养殖技术


  “这几年,县委政府和后援单位凤山县纪委对平旺村的帮扶力度很大,县纪委领导经常深入村屯听民情、解民忧,大力支持我们发展扶贫产业,我作为第一书记,只有抓好落实,才能让群众看得到帮扶成效,不断提高群众对我们的满意度。”覃森英说道。


  筑牢底子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第一书记,覃森英从来不忘群众需求,时时刻刻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感化身边的党员,平旺村处处留下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印迹。


  为方便群众办事,平旺村部搬到了平乐乡至江洲乡的公路旁。新村部主体工程建成后,办公楼以及附属设施无钱装修,覃森英积极向县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最终筹集到5万元用于村部围墙、球场周边硬化等,极大地改善了村部办公条件。同时,他争取到后援单位县纪委13万元的资金支持,建成平旺村村级党群理事会活动中心用房,作为村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业务培训、互相交流的重要场所。


  挂任第一书记以来,为改变平旺村交通面貌,改变群众肩挑马驮的生活,覃森英到相关部门争取得资金,完成塘巴屯1.5公里、塘巴屯至巴干屯3.2公里,以及巴干屯至甘树屯2.3公里的屯级水泥路硬化,平旺村实现了屯屯通路、路路硬化的目标。同时,覃森英努力搞好生产桥建设,做好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分别完成平旺村平墙屯22万元生产桥、车岭亭旺屯22万元生产桥的建设,极大地便利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为改变平旺村脏乱差的面貌,覃森英积极组织实施乡村风貌改造工作,争取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平旺村1至3组的乡村风貌改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身边人和带头人

新建成的平旺村四组、五组生产桥


  平旺村山区面积较广,加之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山区的储水能力较差,部分群众饮水问题始终难以解决。覃森英下定决心,一定要抓好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他统筹协调,建成巴干屯、甘树屯共4处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切实解决山区63户288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覃书记来了之后,我们村的基础设施、道路、饮水等都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覃书记是我们的好书记!”群众对覃森英给平旺村的倾力帮扶点赞。


  拓宽路子 狠抓特色产业促脱贫


  覃森英认真吃透政策,梳理全村184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逐步建立一户一个帮扶计划,并围绕贫困户“八有一超”的脱贫标准,认真组织协调来自各行业战线的帮扶干部与该村184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按照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摘帽标准,多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覃森英以建强村党组织为核心,不断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凝聚力,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构建脱贫攻坚主心骨,为平旺村脱贫攻坚筑牢坚强后盾。同时,他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实施“互联网+林下养殖”扶贫产业开发,采取能人带动、能人带养,贫困户联养、贫困户自养相结合的办法,引导全村184个贫困户全部加入林下养殖,林下养殖产业给贫困户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为寻求多产业增长点,覃森英还结合平旺村实际,鼓励农户发展杉木、油茶、核桃、桑蚕、烤烟、百香果等优势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村种植杉木5023.98亩,改良油茶6396.9亩,护理八角2341亩,种植核桃200亩,新发展桑园面积200亩,发展烤烟100多亩,百香果种植面积459亩,中草药50亩,高山蔬菜100亩。特色产业为平旺村贫困户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巨大付出。覃森英视事业如生命,把全部身心都投入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对自己和家庭,却考虑得很少,百忙中似乎忘记了家中的老人和小孩,有人劝解他,要做到事业和家庭两不误,但他说:“干脱贫攻坚这活儿,我过多考虑家庭,那就有无数个贫困家庭在受煎熬,第一书记只要有一点偏心就当不好这个总指挥。”是的,以真诚待人、一诺千金、诚信为本的覃森英,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今社会第一书记的风采,赢得了广大贫困户的爱戴,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018年3月,担任了两年半的第一书记后,覃森英卸任平旺村第一书记的职务,回到县里工作。但很多群众似乎“赖上了”他,遇到问题和困难都第一时间想到“覃书记”。覃森英卸职务,不卸责任,也卸不了两年半时间与平旺村村民建立的深厚情谊,依然一次次地为贫困群众解决问题。同时,新到任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遇到问题,也经常向他取经,他也会不厌其烦地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凤山县纪委监委 李知龙)

 

专题:脱贫攻坚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