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不一样的鸟笼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7日 18:18 打印

  在柳江区百朋镇新圩场海洋鸟笼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制作鸟笼。因做工考究、雕刻精细,百朋鸟笼深受人们喜爱,畅销往全国各地。做鸟笼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特色产业。


  小小鸟笼,不仅是百朋镇群众开启致富大门的“金钥匙”,还作为廉政教育的重要道具之一,在柳江区百朋镇柳江区廉洁教育家风家训展示馆内推广使用。鸟笼、渔网和木屐等用具有着深刻的寓意,告诫党员干部穿上木屐走路时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意识,莫要走入歧途,成为“笼中鸟”“网中鱼”。


  “把我们本地的特色产品融入干部的廉政教育当中,既丰富了教育形式,又能为扶贫产业做一个推广,一举两得。”百朋镇纪委书记罗微微介绍道。2018年以来,该廉政教育基地迎来广西区内外游客2万多人次。除了让游客们感受“莲廉”文化的思想教育,更让本地特色扶贫产品宣传走向全国各地。


  黄海点是百朋镇龙泉村的低保贫困户,2018年起她开始在海洋鸟笼基地务工。暑假时,她也会带着女儿来到廉洁教育家风家训展示馆参观,让孩子从小接受廉政文化教育。


  “没想到我们编织的鸟笼还有警示教育的作用,我自己也觉得这样的劳动很光荣。”看到展馆内展出的鸟笼,黄海点更加坚定了依靠双手、脱贫致富的信心。(柳州市柳江区纪委监委 廖静)

 

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柳江区廉洁教育家风家训展示馆内,讲解员解读鸟笼寓意

 

相关链接:图片·故事专题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