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担使命 人民至上公仆情 ——读《习近平在福州》有感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7日 15:16 打印

闲暇之余,陆陆续续的读了《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书,跟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领略他的治国情怀,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些采访实录通过对一些老领导老干部的访谈,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的创新理念和生动实践,细细品读,受益匪浅,让人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尚坚毅的政治品格、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真诚深厚的为民情怀、强烈坚定的责任担当。

 

1990年,习近平同志到福州任市委书记,当时恰逢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他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狠抓招商引资,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他保护城市文脉,推动旧城改造,支持平潭发展,抗击台风洪水,持续关注民生;他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他坚持调研,着眼长远,主持编制了被称为“3820”工程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坚持不懈的抓好实施。让我最受触动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群众、改善民生的为民情怀。

 

他注重贴近群众、深入基层要“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下一线、接地气,向基层要答案。上任宁德之初,他就冒着酷暑进行充分调研,指出“不要指望一下子抱个金娃娃”,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等理念。在福州任职不久,就提出“四个万家”理念: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他不仅提出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的工作方法,还身体力行的去做,组织开展“万人问卷”“千人调研”“百人论证”,特别是注重对老干部的调研,广开言路,集思广益。

 

他注重长远,超前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要绘到底,要为人民考虑更长远的发展,亲自为福州市擘画了“3820”工程的宏伟远景和棚区改造等。福州原来有个外号叫“纸褙福州城”,群众居住环境很差。1991年3月,习近平登上低矮的“连家船”,实地察看船民的生活情况,他坚定强调群众的困难就是政府的责任,要为百姓解决居住困难,而且对特困户不仅要解决房源,还要求达到拎包入住,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情暖民心为民情怀的生动诠释。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这欢庆的时刻传来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噩耗,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人民”是被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疫斗争的系列重要讲话,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要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真正夺取抗疫斗争的伟大胜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自始至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真正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自己的执政理念时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是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牢记和努力践行的。抗疫斗争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习近平总书记一个月内三次亲临一线,谆谆告诫全党各战线干部能否战胜这场疫情战争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重大考验,同时也向全党发出号召,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旗在防疫第一线高高飘扬。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人民至上”在两会反复被提及,彰显着党中央最为核心的执政理念,“人民至上”也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为了拯救生命,我们看到飞机起降、火车轰鸣、派遣最优秀的医护团队、提供最精良的医疗设备……;在庄严的两会时刻哀悼逝者,是对“人民至上”最真挚的感情流露;“一户不落,一个不少”的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是对“人民至上”这一理念的鲜活体现;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是对“人民至上”最务实的工作部署。

 

古语云:“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 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肺腑之言,更是他最赤诚的为民情怀。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我们,更要从他的一言一行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他的思想精髓贯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人民服务,升华“小我”,成就“大我”。(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  田炜)

编辑:凌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