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绿色银行”取出了真金白银
走进横县那阳镇政华村茶园,处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淡淡茶香。
清晨,横县那阳镇政华村茶园,一垄垄茶树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冒出万千嫩芽,绿意盎然,长势喜人。伴着声声鸟鸣,轻风拂过,送来缕缕清香,令人心旷神怡。三五成群的采茶人穿梭在茶垄间忙着采摘,她们娴熟的巧手在枝叶间舞动,片片青翠的“金叶子”轻盈飞入篓中。
“以前主要是务农和外出打工,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在茶园里打工,每个月收入2000多元,又能照顾家里,生活越来越好。”建档立卡户梁崇洪高兴地对前来走访的纪检干部说。
政华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2016年以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民生活比较困难。为早日摘下穷帽,破解集体经济收入难题,政华村干群同心协力寻找致富真经。
“种茶好!把以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产业做大做强!”经讨论,大家一致赞同发展传统产业。
撸起袖子加油干!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资源优势,采取“合作社+公司+村民”的经营模式,政华村与企业合作共建320亩茶叶扶贫示范园。茶园仍归政华村所有,村里以“茶园入股”的模式与公司开展合作,该模式吸引带动周边村一同加入种茶产业,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种茶产业逐渐步入正轨,种植规模不断壮大。
政华村已有8个屯陆续“抱团加盟”,共建560亩茶园,委托龙头企业广西春之森茶业有限公司管理的同时,与村民合作社签订共建协议,保价收购示范园的茶叶。在企业的带动下,鲜茶叶供不应求。每天骑着摩托车、三轮车前来收卖茶叶的村民络绎不绝,产业发展让大家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目前,全镇种茶面积达到8715亩,每年可为这些入股的村增加集体收入共计45万元。这些看得见的利好,大大提高了政华村茶农的积极性。
“我上午刚卖了一批茶叶,价格还不错,又回去抢摘,这一天下来收入差不多500块。”政华村古凡屯村民陆世河兴奋地说。
在共建茶园里,每年卖茶叶收入2万元以上的茶农有20多户,其中贫困户占茶农人数的60%以上。经过持续培育,种茶产业已经成为该镇群众摆脱贫困的重要支撑。2018年,政华村顺利通过自治区核验,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土地流转有租金,茶园打工有薪金,合作经营有酬金,真是“一片茶叶”带“三金”。如今,那阳镇茶产业年产值达到1.24亿元。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从“绿色银行”中取出了真金白银,种茶成为政华村村民的“幸福不动产”。(横县纪委监委 陈虹羽 余道锋)
相关链接:图片·故事专题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