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甜”进心窝里的叶子
巴马县那桃乡兰廷村甜茶基地的瑶家妇女手捧新采摘的茶叶露出甜甜的微笑
“以前我就只能在家带孩子,现在趁着孩子上课的时间,我可以去村里的甜茶基地采茶,一个月底薪就有3000多元,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正在晒茶的兰廷村六累屯瑶族妇女龙爱英高兴地说。
近年来,兰廷村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留守人口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主。龙爱英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丈夫在外打工支撑,因为孩子要念书,她必须留在村子里。和其他留守育龄妇女的愿望一样,龙爱英也想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巴马县纪委监委作为兰廷村的后援单位,积极带领村民主攻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当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兰廷村属丘陵地带,水资源丰富,适合种植甜茶,但以前村里仅有几个散户种植。”为了让甜茶能更多的惠及群众,巴马县纪委监委派驻兰廷村第一书记张宏入村后迅速摸清全村各家资料后,决定把甜茶作为兰廷村“绿色振兴”的首要产业。
为将甜茶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驻村工作队员主动出击,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发展甜茶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联系抓好技术管理、人员配备、销售渠道、分配方式等环节,并在村里配套建设甜茶生产加工基地。
“每亩平均收益达到2000元到2700元之间,贫困户单这一项每年人均增收就达到了1300元,年家庭纯收入就增加了5000元。并且吸收村里的16户32个群众到甜茶基地务工,切实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兰廷村支书黄明尤说道。
经过两年发展,甜茶产业已发展成为兰廷村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甜茶种植基地被评为“乡级示范园”,兰廷村的甜茶也以优良品质和口感逐渐赢得市场,其发展潜力、产业前景和产业优势凸显。在产业扶贫政策和产业发展资金的支持下,驻村工作队还鼓励外出务工村民发展“短、平、快”小规模养殖业。投入21.16万元购置桑苗支持贫困户种桑养蚕,实现每户年增收1000至2000元。同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小谷鸡产业,建成共有育雏房1个,鸡舍13个,先后三批鸡苗共1.3万羽,产业带动兰廷村及周边村屯贫困户98户共412人,2019年每户实现增收1500元。
有力的产业扶持,使兰廷村贫困群众实现了早脱贫、真脱贫、快致富、真富裕的目标,2018年整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15%并顺利脱贫出列,2019年整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85%。
“今年,兰廷村甜茶种植示范基地屯至六马、鹭鸟山、六周高等地的产业道路,是我们村今年巩固扶贫重点建设的项目,通过打通这些产业道路,加快了甜茶量产的‘步伐’,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的工作。”张宏信心满满地说道。
经历了几个月的施工,如今甜茶基地道路硬化已完工,一条条由脱贫致富通向乡村振兴的道路已经铺好。(巴马纪委监委 黄肖桦 黄大尤)
兰廷村400亩的甜茶基地已经完成道路建设,全面贯彻通硬化路,为产业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链接:图片·故事专题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