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灵芝朵朵暖人心 产业发展促脱贫
第一书记饶定伦在那旭村仿野生灵芝种植基地查看第一批灵芝种植情况
“今年菌株长得很好,销售也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到5月底可以收一批,6月到9月每个月都可以收。5月这批仿野生灵芝至少能给村集体经济增加3.6万元的收入。” 那旭村村支书饶定伦笑脸盈盈介绍着仿野生灵芝种植基地的收益情况。
横县镇龙乡那旭村是区定贫困村,地处偏远,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6亩,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仅有百香果、柠檬等,农业生产模式单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发展持续受阻。
2016年3月,组织选派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干部饶定伦任那旭村第一书记,为了促进当地贫困人口增收,增强“造血”功能,饶定伦经常在田间地头与乡亲们拉家常,摸清每家每户情况,深挖那旭村积贫的根源,最终确定了“产业振兴”这一目标,大力发展仿野生灵芝种植产业。
2017年,饶定伦带着那旭村“两委”外出考察,深入学习其他仿野生灵芝种植基地的成功案例,结合村实际探讨种植规模、产业效益,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预见性地提出相应措施与方案。
“我们村有高达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这样好的资源优势要充分利用起来,与其守着原有的种植项目看天吃饭,不如我们大胆、科学地搞仿野生灵芝种植项目。”饶定伦在确定产业项目后,前期积极做通村民思想工作,顺利推进仿野生灵芝种植项目,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种植当中,不仅带动村民劳动脱贫,更带动村民“思想”脱贫。
两年多来,那旭村仿野生灵芝种植基地共培养灵芝菌种13000株,收获1000余斤仿野生灵芝成品,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2019年61户建档贫困户全部脱贫。
“2019年至今我们的产业规模扩大到20亩,带动18户贫困户到产业基地务工,每人每天120元,月均收入增加2000多元呢。”下一步,村委合作社将启动产品商标注册,通过品牌创立、包装设计、营销推广等手段扩大仿野生灵芝产业,提升产品软实力,通过该项目提高村民的实际经济收入。
“现在吃住不愁,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村集体收入也越来越高,我们对脱贫奔小康更有底气和信心了!”村支书的眼中满是坚定和自信。(驻南宁市国资委纪检监察组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纪委 王超 黄春梅)
相关链接:图片·故事专题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