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允济:恩信于民 政不苛迫
蒋允济(1104—1167年),字德施,高尚乡江东村人,生允升和允济二子,亲自教读。于宋绍兴二年(1132年)兄弟二人同时考取进士,成为一时美谈。蒋允济登第后,曾任柳州柳城尉、湖南新化、广西富川等县令,代理昭州知州,新州教授、宾州通判、浔州知府等职。任官三十余年。所到之处,首恶必办,重税必减,弊端必革。政绩显赫。乾道三年(1167年),蒋允济死于邕州。民众停止一切活动,为他苦吊。翌年归葬于兴安县高尚乡路西村,由南宋著名诗人、状元张孝祥作墓志铭,其墓今存。
到任新化治豪强 百姓请愿免丁忧
蒋允济容州普宁县县令任满后,吏部将其调到新化当县令, 新化县素来被认为是难治理的县,因为这儿有一帮让官府头疼的豪强, 虽有“湘中明珠”之称,可当地老百姓生活很苦。当地大户与一些官吏勾结,横行乡里, 为了逃避税赋,将自家税赋摊派到农户商家头上,民众苦不堪言。各种关系盘根错节,让人根本无法下手,不少想有所为的官员不是被整得灰头土脸,就是被同流合污。蒋允济到任后,没过几天就觉察出不对: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为何民众困苦,税赋年年收取不足?当地豪强请吃酒时,蒋允济不动声色,凡请必去。几番试探下来,豪强们见新来的县令来者不拒,言谈间还时不时暗示最喜银白之物,便认为他也不过是个混日子刮地皮之流,放松了警惕。哪知蒋允济绕过县丞等人,收集证据,从州府借来州兵,来了个一网打尽。
收拾了豪强,整治了官吏,蒋允济接着就是重新核准税赋,把摊派的税赋全取消,并张榜公布。一时间老百姓们踊跃交粮,还清积欠,以至于运粮的车、牛一路上接连不断,县衙仓库都快放不下了。
就在新化县老百姓暗地庆幸来了个青天老爷时,蒋允济的母亲不幸去世了。下属亲人死了要回家丁忧,州府自然不会拦着,就派人将同意的批复公文送了过来。那天刚好有百姓前来县衙交税赋,听到蒋县令要丁忧去职走人的消息。好不容易碰到个体恤百姓的好官,居然一年不到就要走人那可不成。
消息传出,当地几百号老百姓们聚集一起,涌到城外拦住州府派来的官吏,请求不要让蒋允济“丁忧”。但蒋允济一个小县令,又不是什么高官重臣,自然不作夺情考虑。于是蒋允济告别挥泪的新化县父老,回到了家乡 。
昭州上书减官贷 富川规范地界管理
三年后,蒋允济依制向吏部报备,暂代任当时昭州知州。 这应该是蒋允济任职期间待过的第一个繁华的大城市。这儿官吏刮钱的本事也比山沟里的官吏更技高一筹,不是直接吃拿卡要,而是搞个障眼法:吃差价。
昭州原有规定,官府贷给百姓200铜钱, 百姓向国家交纳布一匹。但到交纳布匹时,官府却将布折价征收现钱,一匹布价竟高出贷额的10倍。百姓们叫苦连天。
蒋允济到昭州后,了解此一情况,便上奏章给皇帝,陈述弊端,要求减免。后经皇帝同意,下诏减价征价。前前后后共减去了价征2千石,极大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没多久,吏部正式任其为富川县令。任职时正逢富川百姓因地界问题发生了纠纷,蒋允济便让官吏们去重新核准下地界。这个任务一下,经手的官吏就知道好事来了, 趁机勒索百姓:给好处如实丈量,要没得就少量。 老百姓可又不敢咬牙和官吏硬争,没成想有那烈性子的抄起家伙打起了群架。把人给打死了。官吏借机勒索百姓的事也就全捅出来了。
蒋允济立即对经手官吏进行处理,亲自挂帅。在调查过程中,蒋允济发现由于丈量的方法不同,会带来误差,于是规范了丈量方法,亲自拟订章程对地界之地水源、物产的管理进行了规范,漂亮地解决了这起闹出人命的山林纠纷。从此,富川官员严格按章程来处理山林纠纷,老百姓服管了,不再聚众闹事。吏部一看,这个办法好,有可操作性,立刻把富川当作样板,向各郡推广其做法。
邕州巧法兴边贸 任上身死百姓泣
蒋允济任浔州知州期间,考绩广南西路第一。乾道元年 (公元1165年)擢升他为邕州知州兼邕管安抚使,负责掌管当时邕州地区(相当于今南宁与百色地区)的军事与行政大权。
邕州城是当时广西边区各少数民族贸易中心。当时朝廷已无法买到北方的马匹做军马,便改在邕州的横山寨设马市,派官吏采购军马,原规定按等折价,付给银两和盐。由于言语不通,翻译因而与官吏勾结作弊,坑勒边民。银子六成掺铜,食盐每百斤只得六七十斤,引起边民不满,出现民族间的仇杀事件,军马也买不到了。
蒋允济到任,首先惩办了这些人员,革除这些弊政,倡导公平交易,按等付价。他取信于边民,自己丝毫无所取。他为官的廉洁正直,受到各民族人民的信任和尊敬。于是市场上马匹大增,贸易繁荣,互相仇杀也减少了,边境从此安宁。
就在蒋允济正准备大干一场时,长年的操劳已在不知不觉中吞噬着他的健康。乾道三年(1167年),蒋允济死于邕州。死讯传来,当地民众自发停止一切活动,罢市为他哭吊。
蒋允济死后,由子蒋砺扶柩回高尚安葬。当灵柩路过浔州时,曾被他免去巡检官职的平南县令祝尚贤到船上来吊唁,哭得很是悲哀。有人就问祝尚贤:“蒋公免了你的官,为什么你还哭得这样悲伤呢?”祝尚贤说:“当时确实是我违犯了国家法令,蒋公免我的官职,并非与我有私怨。他是一个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他死了,我哪能不悲伤呢?”
据说几十年后,当地人民还经常怀念他,称道他的功绩。人生一世,能得到南宋大文学家、爱国诗人、书法大家张孝祥,力主抗金的宋朝名将张浚之子、理学家张栻,一代儒学大师理学家朱熹这三位名人中一位写墓志已属不易,而蒋允济独得三人的称赞,实属难得。(兴安县纪委监委 彭书华)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