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北海:党建引领激发活力 塑形铸神锻造铁军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巡察工作,没想到我们临时党支部的学习氛围这么浓,每个星期上班的第一天,组长都会带领我们进行集中学习,不仅理论水平得到了提升,巡察工作能力也得到加强。”
这是十一届市委第九轮巡察工作期间,巡察抽调人员小万在参加临时党支部专题学习时的感触发言。强化基层组织堡垒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已成为了北海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一种工作新常态。
党建围着业务转,业务支持党建强。今年以来,北海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落实“三个表率,一个模范”要求,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打造政治型、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廉洁型“五型机关”,有力破解“灯下黑”“两张皮”难题,锤炼出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监察“铁军”。
思想建党 提升工作作风
思想决定方向。北海市纪委监委强化理论武装,通过结合“三会一课”,在支部打造理论课堂、业务课堂、实战课堂和廉政课堂等“四个课堂”,讲初心使命、讲革命传统、讲廉洁自律、讲形势政策、讲机遇挑战,加强党员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同时,委机关建立由47名领导干部及业务骨干组成的师资库,依靠自身资源,打造贴地气的党课讲堂。鼓励普通干部上讲台,让干部在实施备课的过程中先学一步、学深一步,促进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为思想建设和党性修养“补钙壮骨”。今年1至5月,北海市纪委监委已开课103期,培训381人次。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以微课堂和线上学习为主,在纪检监察网站上开设了学习园地,向党员提供学习资料下载。
“揽镜自照,你是否存在‘空谈、敷衍、随意、拖拉、扯皮、抱怨’”?市纪委监委围绕问题“靶心”,开展多一些实干、少一些空谈,多一些认真、少一些敷衍,多一些原则、少一些随意,多一些利索、少一些拖拉,多一些协作、少一些扯皮,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等“六多六少”促担当专项行动,凝心聚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通过宣传先进典型、反面警示,重点整治慵懒散浮拖等机关作风问题,今年上半年,对32名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纪检监察干部进行通报表扬,向市委推荐17名“担当作为好干部”。
强基固本 筑牢先锋堡垒
在机关办公区并列设置六个支部党务公开栏,确定每月第一个工作日为党员活动日、党费日,每月10号为党务公开日,加强对支部党建督查考评,促进支部比学赶超……
让主题党日活动“亮”了起来,新颖的载体也让队伍“活”了起来。机关党委以“家”为理念,建立党员政治生活室,通过举办政治生日,回顾入党申请书,重温入党心路历程,分享入党故事,赋予每位党员生日浓重庄严的仪式感,使党员反思现状寻找初心,牢记身份,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纪检监察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教育监督管理就跟进到哪里。为此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及时优化调整党支部,目前共建有8个党支部,并牵头组织了一系列有“党味”、有“新味”的主题活动,逐渐形成“一支部一品牌,一活动一特色”的党建特色。
深化党建,还要全面抓好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实行委领导班子履行党建工作责任情况季度通报制度,压实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实行支部书记每月开展党建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压实支部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机关党委委员每季度汇报履职情况制度,压实机关党委委员工作责任。通过落实三项制度,明确责任清单,进一步健全完善市纪委常委会统一领导、机关党委牵头总抓、支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形成以上率下,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创新思路 促进深度融合
“这是我们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有安稳的大家才有幸福的小家嘛。”刚刚新婚不久的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党员刘业远放弃新春休婚假的计划,从年初三开始加入督查组,疫情防控监督和疫情防控案件线索查办同步进行。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北海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闻令即动、冲锋在前,把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截至6月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疫情防控监督检查1458次,涉及单位(场所)3923处,发现问题932个,提出整改建议765个,以严格监督和切实举措推动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全市在疫情防控监督工作中共立案审查25件2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人,诫勉5人,其他组织措施1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8起18人。
为将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业务工作的“硬支撑”。市纪委监委通过“党建+审查调查”“党建+监督检查”“党建+脱贫攻坚”“党建+巡察”等模式,形成了党建和业务工作相结合相促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此外,还特别注重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审查调查、监督检查的全过程,将临时党支部建在,疫情防控监督、市委巡察、审查调查等专项工作上,发挥支部先锋堡垒作用,切实解决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
刀刃向内 锻造执纪铁军
“办案人员有没有使用威胁、引诱、欺骗等方式对你进行讯问?”“你在留置期间有没有受到侮辱、打骂、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等情况?”进行解除留置前的谈话已成为约束纪检监察干部严于律己、慎于用权的一次政治体检。
为锻造铁打的“打铁人”,北海市纪委监委坚持“刀刃向内”,强化自我监督,通过与纪检监察干部本人谈、与留置对象谈、与被处分人员谈,访被监督单位、访被巡察单位、访干部家庭成员等“三谈三访”活动,延伸管理监督触角,全覆盖、全领域、全时段掌握纪检监察干部各种情况。今年共收到对纪检监察工作和巡察工作的意见建议56条,收到反映纪检监察干部口大气粗、态度蛮横、重案件轻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3个;开展提醒谈话20余人次,解除留置前谈话22人。认真核查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问题线索,不断传递严防“灯下黑”的强烈信号。
北海市纪委监委认真落实自治区纪委制订的纪检监察干部十禁令,严防“灯下黑”,不断加强纪委内部监督,紧扣监督执纪工作流程,严格规范立案条件、审查程序、审批权限和请示报告制度,严格移送司法机关程序和对涉案款物的管理,详细规定谈话函询的工作程序。
同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不遮丑护短。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海市共有17名纪检监察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其中2人被清理出纪检监察队伍,并全都通报曝光,达到了“查处一人、教育一批”的良好效果。
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党组织不忘对党员的关心关爱,针对党员岗位变动、生活变故、工作遇挫等思想出现波动时,由各党支部及时介入开展谈心谈话。邀请党员家属一起参与家风活动,倡导党员干部在建设良好家风中加强自我监督。(北海市纪委监委 蔡德仁)
相关专题:建党99周年专题
编辑: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