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红旗插上镇南关 宣告广西全境解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红旗插上镇南关,宣告广西全境解放
镇南关(今友谊关)凭险构筑,它位于中越边境之间两山对峙险坳处,犹如天南锁钥,紧扼着中越交通咽喉,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至今仍在发挥国门功能的古老关楼。
这座雄关见证了冯子材抗法取得镇南关大捷、孙中山先生指挥镇南关起义、红旗插上镇南关宣告广西全境解放等历史事件。下面,我们来重温红旗插上镇南关的历史时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举国欢庆之时,广西仍未解放。当年10月,国民党白崇禧集团5个兵团17万余人从华中败退广西,企图纠结地方武装以及粤、云、贵、川国民党军或残部,负隅顽抗。11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集中二、四野战军的10个军33个师45万兵力,从湖南、广东、贵州三省分西、南、中三路向广西进发,广西战役打响。12月11日,南下大军一一五师三四三团在凭祥独立营的配合下,一举解放凭祥县(今凭祥市)。当胜利的旗帜插上镇南关城楼,广西战役宣告结束,标志广西全境解放。
号角声声催人紧
1949年12月11日,是历史对解放军某部严峻考验的一天。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桂指挥部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三十九军一一五师三四三团必须在12月11日到达并解放边防要塞镇南关。
12月正值冬季。当天,天刚蒙蒙亮,小雨淅沥沥下个不停。一阵紧促的集合号声,将在睡梦中的战士惊醒。三四三团先遣部队——前卫三营以急行军的速度,从距离镇南关约150华里的宁明北江镇出发。唰唰的脚步声,长龙似的队伍,像飞箭似的直往前冲。三连机枪手梁福才扛着一挺机枪连续跑步30多华里才停下喝一口水,然后又继续迈开大步往前冲。前卫连的张文身体比较虚弱,但他扛着枪、背着背包,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始终没有掉队。
约至中午时分,前卫三营行至宁明馗唐附近时与敌军残部相遇。当时,敌残部正在路旁休息吃着东西,他们有的吃了一半,有的连饭都没吃好,一听到解放军追至的消息,立马乱成了无头苍蝇,长官找不见士兵,士兵找不到长官,整个队伍乱成一团,纷纷四处窜逃。敌残部跑得比较慢的士兵开始丢弃身上的东西,刚开始是丢掉锅碗瓢盘和没有吃完的饭菜,随后又丢掉身上的背包和沿途抢来的各种衣物,最后连枪械、弹药都丢掉,有的甚至连机枪枪套也没有打开就扔在了路边。
在敌军一片混乱中,我前卫三营向后续部队发出攻击信号后,全营战士漫山遍野地往敌人压去,清脆的枪声响彻山野,红色曳光在空中飞舞。四连一排的战士迅速抢占南面的山头,二排沿着公路以机枪和小炮掩护向正面冲过去,敌人全面向后溃退。山沟里、公路旁到处都是俘虏群。敌人的官太太吓得畏缩在路旁喊着:“解放军饶命呀。”
战斗刚刚结束,战士们脸上的汗珠还未擦干,就又马不停蹄向镇南关急速挺进。老天似乎要故意与战士们较劲。没过多久,狂风呼啸,大雨滂沱,雨水瓢泼似的下着,山路滑溜难行,稍不慎就要摔跤。战士们在胜利的鼓舞下,冒着大雨,忍饥挨累,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及时赶到镇南关。
枪声连连交火起
就在解放大军急急向镇南关挺进的同时,中共凭祥县委领导下的凭祥独立营也迅速向指定地点集结。
12月11日凌晨,天下着蒙蒙细雨,凭祥独立营奉命向宁明与凭祥交界处开拔,主要任务是:监视国民党残部,阻止敌残部向越南逃窜;迎接解放大军到来,配合解放大军作战。
这次行军虽不是什么长途跋涉。但由于连日阴雨,天气不佳,摆在凭祥独立营面前的困难不少。行进的途中,战士们走的都是泥泞的小山路和野草、荆棘比人还高的荒芜地带。没有明月,没有星光,周围黑压压,伸手不见五指。在漆黑的夜色中,战士们多是摸爬行进,有时还要停下来探听周围情况。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队伍行进的速度很慢。由于雨下个不停,又缺乏雨具,战士们的衣服都被淋湿了,有的还被石头划破脚,鲜血直流。当时的苦状自不必说,但虽如此,行进的队伍中没有一个人发牢骚,更没有一个人掉队。
当天上午,凭祥独立营到达地处凭祥、宁明之间的一个小集镇,往北可经宁明直达南宁,往南左侧可直通上石经油隘至越南,往南右侧是公路干线,可经凭祥直达镇南关,地形非常重要。队伍一到此地,就立即设防布阵。
约中午时,宁明方向传来隐隐约约的枪声,起初不密,但到了中午,枪声越来越紧越来越密,仔细听有步枪声、机枪声,间或还有隆隆的炮声。大家一时精神大振,都作好了战斗准备。可是,等了又等,没等多久,枪声突然就完全消失了,四周一片寂静。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凭祥独立营与外界既没有什么无线电联系,也没有得到其它有关的情报,在摸不清楚状况的情况下,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很是着急。指挥员林猛同志和大家一起分析了当时情况:中午的枪声极有可能是解放军先头部队与国民党残部的交火,现在枪声停了,说明战斗已经结束了。这一判断,后来事实证明是正确的。根据这一情况,凭祥独立营决定将部队撤离现在的地点,往凭祥方向移动。
经过数小时行军,凭祥独立营的战士们来到了板布村,这个村村前是公路,村后靠石山,队伍本想在这里停留一下,以观动静。可是,大家还没有安顿好,就突然听到进村的方向响起一阵枪声,大家以为遇上了敌军,顿时空气紧张起来。
板布村的群众听到枪声,有的赶牲畜,有的扛背各种家私杂物,有的拖儿带女,东跑西窜,乱成一团。面对这种混乱的局面,林猛同志及时指挥部队护送群众向后山转移并就地待命,同时派出侦察小组外出侦察。原来,刚才的枪声是解放军与零星土匪所交的火。侦察清楚后,林猛同志命令所属部队立即前往凭祥与解放军会师。
红旗飘飘镇边关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在凭祥独立营顺利完成接应任务撤回凭祥县城的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三十九军一一五师三四三团先遣部队在凭祥独立营二连连长的指引下,迅速赶至镇南关附近。镇南关城楼上的敌军在解放军势如秋风扫落叶的攻势下,吓得弃城逃往越南。
当时的镇南关被国民党残部破坏得只剩下一道城墙,由于风吹雨晒,城墙早已变得斑驳不堪。在灰黑色的城墙上,10名战士搬来石块垒着旗杆,鲜艳的五星红旗首次在镇南关升起,时间定格在1949年12月11日18时30分。广西解放了!
此后,每年的12月11日被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区庆日。 (凭祥市退休干部何国珍 凭祥市纪委监委林梅芬)
相关专题:建党99周年专题
编辑:黄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