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 | 95后大学生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9日 15:57 打印

刘飞(右一)正向农业技术人员展示和介绍姬菇培育及生长情况

 

  “我当时决心然回到家乡种植食用菌,就是想把所学的知识致力于产业发展,也真心希望能带动村民发展致富……”中等个头,皮肤黝黑的95后大男孩刘飞,在聊起回乡创业的原因时,神情举止无不迸发着新时代青年的蓬勃朝气。


  刘飞出生在桂林市临桂区茶洞镇仁义村的大山里,家庭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的好政策和家人辛勤劳作下,于2017年实现光荣脱贫摘帽。而就读于百色学院生物专业的他,是十里八乡少有的大学生。


  “当时在广州康师傅集团顶益食品有限公司工作,税后月工资能达到1.2万,就这样工作下去,过一个小富即安的日子绰绰有余。”刘飞禁不住笑着回忆说,“说实话,刚回乡时,家人不解,认为我‘脑子进水’,怎么可以放弃安逸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回到贫瘠的家乡呢?”但刘飞认为家乡山区偏寒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食用菌生长,自己在大学实验室培育过食用菌,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创业机会,也是家乡发展的机会。


  2019年9月,刘飞毅然决然回到老家临桂区茶洞镇,成立了桂林市临桂区鸿飞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食用菌培育、销售。拿到了执照后,合作社各项工作迅速推进。他拿出两年工作积蓄加上朋友的支援,多方筹集了三十多万元,搭建了5个大棚,并从培育菌棒的同学那里引进了4万根质量可靠的姬菌品种菌棒。日常管理中,同学和老师成为在线技术顾问,遇到技术难题立即通过微信或电话解决,成功打通姬菌成长的“任督二脉”。


  梦想照进现实,4万根姬菌平稳迎来量产,高产时期一天能采摘到600多斤食用菌,肉厚、质嫩的姬菌以5.5元每斤的批发价一经推出,立马走俏桂林市区的汇东、五里店等果蔬批发市场。


  大棚食用菌种植成功对仁义村的贫困户来说算是件喜事,刘桥生等十多名贫困户在合作社打零工每天能领到100元报酬补贴家用,刘飞还打算将大棚低价租赁给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保价回收产品,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合作社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引进机器设备自制菌棒降低生产成本,将种植大棚个数扩大到10个以上,带来的收益将一定比例反哺家乡建设。” 有了技术跟销路,刘飞开始着眼于扩大生产,当谈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时,其眼神透露着满满的自信和希望。


  今年5月刘飞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在申请书这样写道:“我要尽我所能创业致富,努力为大山里的贫困群众带来收益……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这就是我此生坚定不移的目标和理想!也是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桂林市临桂区纪委监委 刘雪峰)

 

 

  

 

相关链接:图片·故事专题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