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纪检干部变身“微商”助农卖鸭子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8日 18:20 打印

右江区纪委监委帮扶干部覃西凤(右二)与贫困户一起到点送货

 

“我帮扶2016年脱贫户有400多只鸭卖不出,土鸭,6个月,活的70元/只,杀好的80元/只,如果需要订购可以联系我……”前不久,右江区纪委监委干部覃西凤的一条微信朋友圈消息,得到帮扶干部和同事们回复和转发,纷纷表示愿意购买鸭子,以解决脱贫户的难题。

 

“如果不是你们帮忙,我家的鸭子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卖掉,太感谢了!”右江区四塘镇六律村那力屯脱贫户罗金南喜笑颜开的说。

 

原来,在去年10月份,罗金南在村头的小溪边养殖了五百多只鸭子,眼看着过年后就可以上市,却因受疫情影响出现滞销,拿到市场上一天也卖不了几只。看着无人问津的鸭子,罗金南一筹莫展。

 

帮扶干部覃西凤知晓后,第一时间入户了解鸭子养殖情况,并通过微信朋友圈、工作信息群进行推销,帮助脱贫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避免脱贫户因疫致贫、因疫返贫。消息发出不到半个小时,在微信朋友圈、工作群获得购买200多只鸭子的订单。随后,该村扶贫工作队、右江区安监局、区机关后勤中心等单位也迅速开展消费扶贫宣传,联系帮扶干部订购,400多只鸭子半天就被抢购一空。

 

记录订单、通知贫困户杀鸭、简易包装、装车送货,帮扶干部覃西凤利用下班时间,免费当起了脱贫户的“快递小妹”,与脱贫户罗金南一起将分装好的鸭子送到各个接货点。

  帮扶干部变身扶贫产品“微商”,在该区纪检监察扶贫队伍中蔚然成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正值产期的部分农产品运不出去,订单也较往年大幅减少,为帮助贫困户把种植的农产品卖出去,纪检监察机关扶贫干部们走进田间地头,各显神通,通过电商平台、微信朋友圈、QQ群、网上供销社、农村淘宝、社会扶贫APP等新媒体开展订单销售,还充当起义务快递员,利用下班时间送货上门,实现助农惠农、营销、送货“一条龙”服务,提升帮扶工作精准度。作为后盾帮扶单位,该区纪委监委采取“以购代销”等方式开展消费扶贫,利用本单位工会福利实行订单化订购农产品。近段时间,鸡蛋、沃柑、夏橙、蜂蜜、鸡鸭鹅等一系列农产品一经组团推出,就立马销售一空。(右江区纪委监委  杨桂西 李永华)

 

 

 

相关链接:图片·故事专题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