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 担当作为|陈秋莲:我愿是一只白鹭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6日 16:53 打印

  一群白鹭在田间缓缓而起,从我的头上振翅飞过,伴着霞光,又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降落。我心有所思,看白鹭于山水之间一尘不染又从容不迫,在无尽苍穹里以激情主宰一生。

 

 

  从浙江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我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一年前被组织选派到钟山县红花镇古楼村驻村扶贫。红花镇一带为县级白鹭保护区,白鹭已然与这片土地相融,这里是它们诗意的栖息地。如果要给自己选择一个动物形象,我愿是一只白鹭。不管我从哪里来,最后要去往哪里,此刻在乡间的我,始终追求成为一个更热忱于生活、更遵循内心、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

 

  ●我愿是一只白鹭,在古楼村的上空盘旋翱翔,与孩子们一同追逐欢腾,携着温暖的阳光以及温润的雨露,守护这里的留守儿童。

 

  那天,小宝宇塞了一张写得歪歪扭扭、拼音与错字交替的小纸条给我,郑重其事地邀请我去她家吃生日蛋糕,我瞬间心都化了。

 

小宝宇给陈秋莲的生日邀请函

 

  以前的宝宇,小小年纪被迫展现出了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她可以轻描淡写地说“我妈妈不要我了”,小孩们朝我一涌而来时,她总是独自远远地张望,看似毫不在意。在这个理应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与呵护的年纪,又怎么能做到表面那样的云淡风轻?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关注,有时明明能看到清澈的眼神里隐藏的落寞,她却佯装满不在乎。

 

  古楼村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西北部,为自治区级“十三五”贫困村,全村共583户25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2户635人。为了脱贫致富,很多年轻的父母到了城里务工,同样的,很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有的和宝宇一样孤僻中带着令人心疼的倔强;有的顽劣到第一次见面就直接朝我吐口水,厌学情绪尤其强烈;有的每天放学后搬张凳子坐在我的电脑前守着,逮着机会就在我面前唱歌跳舞寻求关注;有的总是有意无意地扯着我的衣裳,依偎着追问你周末在不在这里,昨晚怎么没有见到你......

 

  我意识到,关注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聚焦教育扶贫是扶贫工作者不可推脱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要求: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我邀请由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组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暑期夏令营,对孩子们的心理和学习进行辅导;在后盾单位的支持下,第一书记李世位牵头带领我们整合慈善机构、社会公益资源,合作建立爱心助学“春蕾图书室”、“儿童关爱基地”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示范中心”,举办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提升农村教育教学环境,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凝心聚力斩断穷根,实现真正地彻底地发展。目前,古楼的孩子们获赠图书4000余册、文体器材400多件、校服158套,知名高校10名大学生陪伴他们度过了二十来天的夏日时光,来自深圳的心理咨询师、茶艺师、书法家和文学家等十余位爱心人士为他们开启了十多场丰富的扩展课堂。

 

陈秋莲(左四)与深圳公益人士在古楼完小开展活动

 

  我能强烈感觉到,在缺乏父母关爱的成长环境下,不管什么性格的孩子,都敏感地捕捉了我们给予的关注,在被理解被重视后不自觉的窃喜和珍惜。我欣喜地看到宝宇骑着小自行车呼叫我参加生日会,然后欢快地在前面给我带路;那个曾经对我吐口水的宝庭摘了一捧茉莉花给我,说“陈姐姐你辛苦了……”

 

陈秋莲(左上)和古楼完小学生参与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待这些孩子健康长大,暖暖的阳光下我们为人生的希望和美好相拥,我竟开始有些期待,又更深刻地理解了有一种责任叫做守护。

 

   ●我愿是一只白鹭,就作为美好的事物而存在,人们只要一抬头,就能感受那一抹洁白,那一刻愉悦,那一种幸福,给这里的人们以慰藉。

 

  第一次见到八十六岁的赵阿婆,是在我刚驻村入户走访贫困户的时候。双眼失明的她定定地坐着,手不知所措的上下晃动,想要招呼我们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呢喃着“对不起……不能给你们倒水”。时间于她而言是无概念的冗长,那种无助、混沌没有期盼的样子真实地冲击着我。我和她拉起了家常,也许是孤独久了,少有的热闹让她突然情绪失控,我们离开的时候她在谨慎地抽泣。我赶忙转回身去给她抹擦眼泪,拍拍她的肩膀抱着她,我说我还会再来的。此刻,她放肆地哭了出来。

 

  直至触碰到这个社会沉默不曾声张的孤独,我才更深刻理解扶贫,扶贫,真的极为必要。我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多次到阿婆家,决心带她去县城医院检查双眼。

 

  离开从未离开过的村庄,阿婆显然兴奋又紧张。路途中阿婆开始晕车,猝不及防地呕吐。慌忙之中没有太多的思索,我直接伸手接住了呕吐物,本能地不想阿婆的衣服被弄脏。可那一刻,她好像用尽了全力握住我另一只手,我好像成为了她的眼睛,她的孩子!为了照顾阿婆,车开得非常缓慢,二十多公里的路途仿佛遥远又艰难。我看着阿婆难受的样子,作为事件推动者的我心情异常复杂。庆幸的是,经过检查,医生说阿婆是患白内障,可以手术。我顿时兴奋了起来,心想,待阿婆复明了,她会看到,我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姑娘、一只多么美丽的白鹭。

 

  后来手术很成功。回想阿婆从失明到复明,我明白过程的不易。第一次忐忑地向阿婆的亲人提出想送她去医院检查,试图说服他们:阿婆虽然年迈,依然有一颗向往光明的心,她值得我们尝试和努力;一次次开导经历了长途劳顿的阿婆不要放弃手术;阿婆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我自掏腰包悄悄地结清检查费用但又害怕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只好轻描淡写地对她说“只要几十块钱,我付好了,以后可以经常去你们家喝油茶”......也许是善意的力量,曲折的过程中我也得到意想不到的支持和帮助:阿婆的亲人最终赞同了我的想法,甚至阿婆外嫁的女儿也赶回来陪护;几经辗转联系上的钟山县中医医院依据“光明扶贫工程”为阿婆免除了手术费;驻村队员陈家江用自己的车载我一同接送阿婆出入院,解决了交通不便的尴尬;深圳公益人士无茶老师资助阿婆住院期间的生活费用......

 

  出院回来,阿婆复明的事情一下子在村里传开,我们所有人都得到了村民的尊重。群众的认可并非刻意求之就有,我相信是顺其自然的收获。人世间一件最平凡的事与物,即便普遍如同阳光,都有生命不曾或不再享有,于我而言,我的初心,始于善意和责任,是希望阿婆可以不再等待儿子归来后才有饭吃,不再自责自己无能为力为客人倒上一杯热茶,她应该拥有自由和自尊。我也许难以感同身受阿婆复明的快乐,但我真诚因她快乐而快乐。

 

  还有一件值得快乐的事情,阿婆生活可以自理,她唯一的儿子能够安心地外出务工,去年年底成功脱了贫。

 

术后复明的阿婆与陈秋莲(右)开心交谈 

 

  工作忙碌的原因,有段时间没去阿婆家。再见面时阿婆问我怎么许久不来坐坐,她因为想念我,一个人走了一条因为失明已经近十年没有走过的仿佛完全陌生的路来到村委。阿婆像小孩子般嘟嘟嘴,略带失落地说:“可是我怕你忙,又不敢进去。”听着阿婆因思念而生的“抱怨”,温暖之余我抬头指着空中正在飞翔的那群白鹭,告诉阿婆,以后想我了,就看看它们。我一直都在。

 

  ●我愿是一只白鹭,能优雅直立,也能激情展翅。有时生活是难的,可又能有多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满怀期待地追梦,凤凰涅槃地成长!

 

  驻村生活并不那么诗意,雨夜里房间突然进水,入户回来时发现手脚全是跳蚤咬出来的红包,在田里开展产业核验时突降暴雨被淋成落汤鸡,坐车去偏远自然村时差点掉到水渠里,在疫情防控时去武汉返乡家庭排查信息.......有时甚至感觉自己与死神很近。

 

  印象最深的是深入大山里面的新厂自然村去走访,那里零星住着几户人家。雨后的泥巴路很滑,小车不能开进去,村民骑着旧摩托车来载我和同事。路陡且滑,有些地方下面就是悬崖,摩托车前进得很慢。我坐在车的尾端,两手冒汗紧抓后座,好几次有整个人被抛离摩托车的感觉……一辈子都忘不了那时的感觉。然而,这里的村民每天要送孩子上下学,走了无数遍这样的路。

 

陈秋莲(右一)入户核查贫困信息 

 

  后来,经过大家的努力,扶贫政策让这一条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我们下车时村民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们”。因为经历过惊心动魄的路途,我明白了他们对党、对扶贫工作者的情感。

 

  时代楷模黄文秀和我都是广西定向选调生。夺走文秀姐姐那场暴雨让我们后知后觉。去年6月12日晚11点多,红花镇突降特大暴雨,第一书记敲门问我是否一起去茶源、新厂自然村察看情况。感到情况异常紧急,我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来不及换拖鞋就直奔茶源。短短的时间内洪水已经漫过道路很深,疾驰的车把水往两侧高高溅起,我们被土石塌方挡在半路。大家只好通过电话联系村干组织自救,重点安置老人孩子,联系防疫部门……后经核查,洪水淹没村民房屋最深达1.7米,道路塌方数十处,万幸的是没有人员伤亡。有时候,“死亡”二字听起来好像距离我们很遥远,直至文秀姐姐殉职的消息传来,沉痛和惋惜之余才明白,其实死亡也曾与我们“擦肩而过”。

 

  那一天转发文秀姐姐牺牲的朋友圈忘记屏蔽妈妈,现在一下雨妈妈就紧张,微信电话反复提醒注意安全。说扶贫是高危工作也很真实,但我相信自己是幸运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且行且近,我是历史的参与者,一个国家千年梦想的实现,会有我一份付出。

 

  在我和我的扶贫伙伴们的努力下,如今的古楼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74%,未脱贫人口只剩下5户19人,近一年争取获得了道路修建、卫生室修缮、垃圾分类阳光堆肥房等扶贫项目资金275万余元。古楼村在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方面也与深圳多个组织达成合作意向,全力主动加入东融的开放发展新格局。而村民建设家乡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农耕文化产业走廊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建。

 

  我不曾后悔,这些扶贫的时光会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深刻,成为我终身的财富。当然,我也承认自己的柔软,在面对所有的困难和他人的苦难之时,支撑着我的不是故作坚强,而是如白鹭般的从容与激情,是希望自己成为美好事物的心情,更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念悲伤,向阳而生。这一切源自父母的教导、同事的帮助和对这个伟大时代的信心。(贺州市纪委监委派驻钟山县红花镇古楼村扶贫干部 陈秋莲)
 

 

 

 

  点击进入青春无悔 担当作为专题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