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三个督促”助力农业生产按下“快捷键”
“今年第一季度气温较往年低,降雨量也高于同期,根据市农业农村局技术服务组的指导,我们组织农户加强田间管理,全镇万亩水稻播种工作比往年提前了3-5天完成。”4月10日,来宾市兴宾区三五镇的农业推广站负责人介绍。
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来宾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持续强化疫情防控监督检查的同时,加强对农业农村部门恢复农业生产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了解工作动态,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建议意见,并督促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及时落实整改。
督促抢抓农时,尽快恢复生产。督促职能部门坚持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今年2月以来,督促市、县有关单位联合成立春耕生产服务队,结合疫情防控,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春耕生产,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的供需调查和余缺调剂,确保春耕生产所需。截至4月14日,全市春播粮食面积84.78万亩,完成全年任务37.43%,进度同比加快13.39%;全市早稻育秧(折大田)87.14万亩,同比增多6.28万亩,完成早稻任务数的104.99%;早稻插秧37.49万亩,进度同比加快23.44%。
督促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哄抬农资物价行动。针对复工复产初期农资市场开业少,市场秩序未恢复正常的问题,督促市、县农业农村局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组织开展全市农资打假联合执法行动。截至4月14日,全市各级农业执法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224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531家次,受理举报投诉案件8起。开展种子市场检查114次,查获数量违法种子4133公斤、缴获违法机器40台,挽回经济损失5.9万元。全市1852家农资经营企业门店已全面复工营业,全市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供应充足,疫情期间农资价格稍有上涨,目前已恢复到与去年基本持平。
督促特色农业产业奖补政策的执行和落实。督促职能部门加大脱贫攻坚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的宣传,指导各县(市、区)认真落实政策,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全面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及时做好产业扶贫指导,全力保护、激发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积极性。截至4月10日,今年全市以奖代补资金累计发放10293.93万元,惠及贫困户23034户。(来宾市纪委监委 姚美华 潘燕玲 谢世康)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