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坚持“六要六不要”提升监督检查质效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5日 19:09 打印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是做好执纪、问责、调查、处置等纪检监察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抓紧抓好监督检查工作,就是抓住了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南宁市纪委监委坚持“六要六不要”,对提升新形势下的监督检查质效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要政治引领,不要方向不明。纪委监委作为政治机关,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必须坚持政治引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党委决策部署要求开展监督检查。为紧密跟进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决策部署,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制定出台《南宁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护航促担当”推动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工作方案》,实施“强责工程”“护航工程”“亮剑工程”“暖心工程”等四大程,有力推动强首府战略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市纪委按照市委开展“书记引航担使命”主题活动部署要求,切实加强对日常管理监督、民主生活会、党内谈话、述责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负面权力清单、“签字背书”、决策权力监督、干部选拔任用、请示报告等十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把管党治党螺丝拧得更紧,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落地。

 

  二要统盘考虑,不要各行其是。无论是市纪委监委各监督检查室,还是肩负监督检查职责的县区纪委各纪检监察室,或是派出机构,对外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时都是代表着纪委监委机关履行职责。因此,必须树立全委一盘棋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步调、统一节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在这次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中,市纪委监委多次组织各监督检查室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上级有关部署和政策要求,统一监督检查的尺度和要求。同时,就落实防控措施不力人员的追责问责情况,进行全市统一平衡,有效杜绝了追责问责不精准、不科学和处理结果畸轻畸重等问题的发生。

 

  三要理清思路,不要仓促上阵。思路决定出路。落实部署、推进工作,思路不清是大忌。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也不例外,要明确监督检查什么内容、怎么开展监督检查、达到什么样的工作效果。市纪委监委通过制定监督检查“一月一清单”,每月月初部署阶段性重点监督检查工作任务,并在每周例会、定期工作会议的基础上,坚持“一月一例会”会商制度,理清工作思路,压实工作责任,推动“一月一清单”监督检查任务落实落地,确保监督检查实效。通过实行监督检查“一月一清单”“一月一例会”机制,有力整合了监督检查资源和力量,有力强化了监督检查工作措施,有力提升了监督检查质效。

 

  四要突出重点,不要主次不分。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必须突出重点任务、重点内容、重要节点,不能四处撒网、平均用力,否则容易掉入“样样都抓,样样都抓不好的”陷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项重点工作,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其重点内容和工作要求也各不相同。如在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中,我们针对不同阶段的工作要求,明确不同的监督检查重点内容:从初期的“封控”措施落实、防疫物资保障,到后来的复工复产,再到当前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学生复学,每一个阶段的工作侧重点都非常明了。只有做到有重点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实现精准监督、有效监督。

 

  五要丰富载体,不要手段单一。要综合运用谈话函询、制发“三书”(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纪检监察建议书)、约谈提醒、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手段,才能实现监督检查效果的最大化。如我们在与有关职能部门开展的联合监督检查中,发现某县某寺存在外籍人士非法传教问题。根据上级有关整改要求,我们指导该县纪委监委对相关责任人员立案审查3人,责令作出深刻书面检查4人,约谈提醒10人;同时责成该县县委常委班子就此问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县委常委班子成员在会上逐一对照问题找差距,主动认领责任,自我批评不遮掩,开展批评直截了当,既推动了工作整改,又让班子成员经受了一次党内生活洗礼。根据后续的明察暗访,该县相关整改落实工作基本达到了上级的有关要求。

 

  六要推动落实,不要浅尝辄止。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只是途径,解决问题、落实整改才是最终的目的。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我们在开展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中,通过明察暗访了解到我市口罩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供应数量缺口较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相关口罩生产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短缺问题,协助企业迅速复工复产,同时协调有关部门采取在“爱南宁”APP开设口罩购买摇号预约专区等措施,有力缓解群众购买口罩难的问题,促进了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南宁市纪委监委 廖军 )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