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庆区:一线监督协调 为农产品销售谋出路
三月的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新兰村,疫情还未走远,村里却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村民们戴着口罩,熟练地把刚割的新鲜韭菜分类、净菜、过磅、装筐,送上卡车。然而,几周前,这里还是另外一副光景。
新兰村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远近闻名的辣椒、韭菜供应地和集散地。当地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种植辣椒、韭菜等优质经济作物,在脱贫攻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这段时间受疫情影响,水灵灵的韭菜都已经长到1尺多高了,还没法销售。
“我们村韭菜长得好,产量高,种植面积又大。村里51户贫困户就是靠种辣椒和韭菜脱的贫,假如这批新鲜韭菜不及时销出去,很有返贫的风险。”新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福华直发愁。
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2月上旬,良庆区纪委监委督查组的同志在新兰村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经调研发现,没有采购商进村收购和运输困难是主要原因。督查组立即督促城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以及交通部门,要求他们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为农产品销售谋出路,协调有关单位组建应急保障车队,给进村收购的老板提供便利。同时,协调村委组织合作社经纪人联系采购商,为到新兰村的客商开通绿色通道。
3月18日,督查组再到新兰村时,这里已是丰收的忙碌景象。正在过称的陈大爷看见“老朋友”连忙迎了上去:“多亏你们帮忙,我的韭菜都销出去啦!这菜一卖就有了收入,我心里也踏实了。”
陈福华书记告诉督查组,目前新兰村种植的5000亩韭菜,已经采收了一大半,韭菜销售已不是大问题。
新兰村的情况不是个例,在良庆区的很多村都普遍存在此类问题,良庆区纪委监委的各个督查组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村委经纪人,组织村民使用电商销售模式和统一时间卖菜,这样既可以减少人员外出,又能保证村民的菜送到市场,让村民不出产地就能把菜卖出去。同时督促村干部做好村民耕作期间的个人防护管理,在进行较为密集的劳作时,让村民与工人们勤消毒、戴口罩。
“我们不但要帮村民把菜卖出去,还要考虑他们的复工安全问题,保证疫情期间种植收割持续发展,尽量减少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争取2020年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中打一个漂亮仗。”良庆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南宁市纪委监委 唐文君 贺韵竹)
3月18日,新兰村的村民正在给韭菜装箱
3月18日,督查组干部(右)帮老陈一起给韭菜过称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