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发挥“利剑+探头”作用 压实复工复产责任
天气回暖,三弄瑶族乡深洞村的群众忙着翻田犁地种植花椒。据悉,在县委巡察办和县纪委监委派驻财政局纪检监察组、派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的合力监督下,农业、财政、工信和扶贫等相关部门主动扛起复工复产和战“贫”的责任,把花椒产业作为群众增收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产业扶贫项目来抓,该项目采用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合作社模式,由村部出资金,广西渝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提供树苗、化肥、技术指导,村民参与种植管理,拓宽增收路子,全县力争实现今年2万亩的种植目标。
为充分发挥巡察机构和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疫情防控、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中的监督保障执行作用,东兰县建立机动式巡察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协调联动机制,使“利剑+探头”作用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推进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个监督”全覆盖向纵深发展,全县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调整巡察计划,提升巡察实效。疫情发生以来,该县党委巡察办主动调整巡察计划,把党组织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情况,纳入政治巡察的重要内容,重点巡察监督各级党组织在疫情防控责任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落实复工复产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现场反馈给相应的派驻纪检监察组。有关派驻机构立刻跟进监督整改落实,并会同巡察组共同督办、督查。今年以来,在巡察和派驻双重合力督促下,被巡察党组织立行立改了2个问题。
做实做细监督首责,提升监督质效。巡察组和派驻监察组并肩作战,深入工信、商务、财政等职能部门和各企业,围绕落实复工复产报备制度情况、道路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企业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派驻机构对巡察组移交的问题线索,严格核实、分析研判,运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进行处置,督促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和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做好巡察监督和执纪审查的“后半篇文章”。对落实复工复产政策不力、服务“走过场”“作秀留痕”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坚决查处,督促整改问题9个。
压实主体责任,提升战“疫”合力。在强有力的监督下,该县各级各部门主动履职,担当作为,提升了全县整体战“疫”合力。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全县50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涉及特色种植、休闲旅游、畜牧养殖、产业加工等多个领域,总投入资金3022.4万元。县财政部门快速反应,投入疫情防控经费478.6万元,同时筹措资金,落实耕地地力补贴、稻谷生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助力贫困群众购买化肥、种子、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针对企业复工用工不足的问题,县人社局组织1000多名贫困劳动力参观了东兰县青春制衣有限公司和汉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扶贫车间和重点企业,解决了企业复工劳务需求。同时还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242.94万元,惠及162家企业、1719人。银行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发放2042万元,因疫情影响贷款到期展期或续贷88万元。
截至3月18日,该县纪委监委对因疫情防控工作不力问题共问责20人,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14人,立案6人,公开通报3起典型案例。(东兰县纪委监委 韦彩归)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