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聚焦六个围绕 强化精准监督 助力防疫复工两不误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2日 19:12 打印

  驻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会同综合监督单位在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专项督查时发现,河池市某企业新投产红外线测温仪在质量控制环节遇到难题,便立即督促相关部门落细落实帮扶政策,综合监督单位也迅速组成工作组进驻企业,帮助解决难题,加速复工投产,2月27日该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有效缓解了自治区防疫现场筛查设备不足的压力。

 

  这是驻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科学统筹处理工防关系,在做好疫情防控监督的同时,结合综合监督单位职能,聚焦“六个围绕”,推动疫情防控和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情况监督的缩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纪检监察组聚焦“六个围绕”,紧盯综合监督单位在“价格监管执法、食品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监管、强化防护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帮扶企业复工复产”等五个方面开展精准监督,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稳价格,就是稳民心。”该纪检监察组及时督促综合监督单位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抓住牛鼻子,强化价格监管执法,开展保供稳价巡查,打好组合拳维护市场稳定。

 

  “口罩价格翻几番,黑心。”1月23日,市民举报南宁民安堂药店高价出售医用外科口罩,综合监督单位立即开展调查。经查,该款口罩原价每盒(10只装)5元,疫情发生后药店提到18元一盒。该药店还以“卖完了”为由,拒绝配合调查。2月1日,综合监督单位依法作出罚款40万元的行政处罚。该案的查处,给不法商家强大震慑,市民拍手称快。

 

  从严治乱,拳拳精准到位——

 

  该纪检监察组发挥抓系统、系统抓的优势,运用1+14工作法,及时将全区14个设区市市场监管部门纪检监察组连成一张网,全力战疫,尽锐出战。督促全区市场监管部门迅速组织开展与疫情防控相关商品的保供稳价巡查,实行“一日一巡查一报告”;

 

  各地迅速开展口罩、消毒用品等疫情防护用品、防治药品以及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执法检查……

 

  “大学路一家超市,大白菜卖出人参价了。” 1月27日,南宁市西乡塘区市场监管局网上巡查发现线索。该局登门检查时发现,两天前大白菜每斤卖2.98元,疫情发生后暴涨到每斤8元。执法人员当场责令整改,随后依法作出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

 

  逢乱必亮剑。保供稳价战轰轰烈烈开展——南宁、北海、防城港、桂林市等开展口罩价格巡查,钦州市快速处置某医院诊所内囤口罩不卖的行为,梧州市藤县查处8家涉嫌哄抬口罩、消毒液的药店……

 

  “干得漂亮!”网友纷纷点赞。到2月底,全区市场监管系统出动执法人员20万人次专门打击防疫用品、日常生活物资价格违法行为,立案查处254件,有效维护了市场稳定。

 

  2月27日上午,该纪检监察组负责人率队到南宁市青秀区麻村菜市杀“回马枪”,对中央督导组反馈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促市场主办方和监管部门整改。综合监督单位迅速召开全区市场监管视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十严格”措施,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该纪检监察组以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为尺子,对标对表开展精准监督,推动综合监督单位服务企业分类分批有序复工复产。

 

  3月3日至4日,该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带队到综合监督单位下属的广西质检院、广西计量院、广西特检院、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医疗器械检测中心等单位,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进行督查检查。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发出战疫最强音,规划把部分产能由生产汽车转为生产口罩。

 

  “企业需要帮什么,我们就应该帮什么!”纪检监察组督促综合监督单位开辟绿色通道,推出一站式服务,3天完成生产企业登记注册。公司3天批量生产,日产200万副口罩,赢得广泛赞誉。

 

  企业呼声,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截至目前,综合监督单位全力帮扶企业转产防护产品。目前全区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20家、防疫物资销售企业383家。

 

  像这样帮扶企业转产防护产品,是该纪检监察组督促综合监督单位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六条新政”之一。综合监督单位科学统筹“工防”关系,出台帮扶转产防护产品企业、建立完善计量帮扶机制、支持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等16条稳企业、优服务、强指导措施,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做到“工防”两手抓、两不误。

 

  “有什么短板,就补什么短板!”全区落实十六条新政,发现我区还不具备防护品种的检验检测资质。综合监督单位迅速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争取到医用防护口罩等5个防护品种的检验检测资质认定。

 

  该纪检监察组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将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综合监督单位撤掉不符合政策的“卡”,打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服务企业复产复工大局。

 

  督促综合监督单位帮助企业化危为机,全区实现多个防疫产品生产和检测能力“零”的突破,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手持测温仪、医用护目镜等实现广西产。2月28日,综合监督单位向桂林某公司发出广西首个“医用防护口罩”医疗器械注册证及生产许可证,实现医用防护口罩广西产。

 

  该纪检监察组聚焦“工防”做细做实监督,一手抓疫情防控监督,一手抓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保障复工复产,确保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截至3月5日,全区500强企业中食品生产企业69家,复产63家,复产率94.03%;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应复产310家,实际复产287家,复产率89.97%。(驻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