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作为好干部|陈芳贤:案件审理战线上的尖兵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1日 10:58 打印

  “案件质量无小事!依规依纪依法进行案件审理,确保所审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2019年1月,在某市委党校礼堂,陈芳贤受邀对该市纪检监察干部进行审理业务培训。讲台上,瘦小的她声音却铿锵有力。

 

  陈芳贤是自治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干部。她调到自治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工作3年多来,参与审理的案件多达50余件,成为广西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战线上的一名尖兵。

 

担当作为好干部|陈芳贤:案件审理战线上的尖兵

陈芳贤在全区案件审理业务培训班上授课

 

讲政治讲原则 敢于善于说“不”

 

  案件审理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陈芳贤认为,一个案件的审理,首先要从政治属性入手,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纷繁复杂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力求案件处理取得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2019年9月,她带领审理小组提前介入,负责审理某国定贫困县原县委书记谢某某违纪违法案。

 

  谢某某案违纪违法事实较多,“六大纪律”中他违反了“五大纪律”。作为县委书记,不讲民主,重大脱贫攻坚项目不经调查研究,随意决策,导致该县脱贫攻坚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在自治区排名多次靠后。

 

  审查调查组最初的观点认为,谢某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主要是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工作纪律。

 

  陈芳贤听取了案情介绍,并认真阅卷后,发现谢某某不仅仅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工作纪律那么简单。

 

  “仅认定谢某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工作纪律,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不足以体现案件的政治属性,也不能体现谢某某作为国定贫困县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要求,建议从政治纪律的角度进行取证和审查。”陈芳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她通过具体案例,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耐心与审查调查组沟通。

 

  “从表面上看,谢某某是违反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工作纪律,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也确实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但是,脱贫攻坚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国定贫困县的县委书记不狠抓脱贫攻坚,当‘甩手掌柜’,对重大脱贫攻坚项目‘拍脑袋’决策,这从本质上看就是不把党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当回事,不能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应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

 

  经过反复沟通,审查调查组采纳了她的观点。

 

  坚守案件质量,是陈芳贤在案件审理中一直坚持的理念。

 

  陈芳贤审理黄某违纪案时,在对黄某的处分档次上,审理意见与办案部门意见发生了分歧,而且处理结果对当事人的影响较大。

 

  办案部门提出给予黄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而经审理认为,黄某有多起违纪事实,应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同时,按照党纪政务处分轻重相匹配原则,还应给予黄某政务撤职处分。

 

  陈芳贤作为主审,参与黄某违纪案协调会。

 

  “提出这个处理意见,一是根据其违纪事实和到案证据,二是因为中央纪委对此类案件如何处理有明确的答复。”她列举了类似的案例,并详细解释了党纪政务处分轻重相匹配原则。经过多次协调,办案部门同意了审理意见。

 

  “我们尊重审查调查部门的工作成果,但审理部门对案件具有审核把关职责,我们提出的每一个补证意见,都应当慎之又慎。”她说。

 

  本着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她始终绷紧政治这根“弦”。经她审理,多起案件增加认定了违反政治纪律的事实或者提升认定为违反政治纪律,做到政治纪律的认定“见案见人见事”。

 

  案件的处理结果要经得起推敲,同时当事人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对组织的处理心服口服,才能实现“治病救人”的初衷。

 

  2018年,某事业单位开展岗位竞聘。因竞聘过程未严格按竞聘方案实施,程序有重大瑕疵,竞聘结果被宣布无效。作为该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的陈某被立案审查,审查调查部门提出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他抵触情绪很大。

 

  陈芳贤认真审理后认为,陈某作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织观念淡薄,组织工作管理混乱,且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到位。对陈某进行审理谈话时,陈某气冲冲地递上厚厚的一沓《申诉材料》。

 

  “我忙前忙后做了大量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出了问题现在要处分我,我不服,我要申诉。”陈某情绪很激动。

 

  “按照竞聘方案,竞聘者需参加现场演讲进行竞聘,而没到现场演讲的同志最终竞聘成功了,你作为组织人事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能解释一下吗?”陈芳贤一针见血。

 

  “领导提出让他书面竞聘,我没有提出异议。”

 

  “明知书面竞聘不符合竞聘方案的要求,你为何不提出意见?”陈芳贤追问。陈某顿时无言以对。

 

  过了一会儿,陈某才红着脸小声地说:“我现在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这个《申诉材料》你就当没看见,退给我可以吗?”

 

  最后,陈某不仅接受了处分决定,还作出了深刻的检讨。

 

敢于创新敢打硬仗 善作善成

 

  案件审理工作政治性、专业性都很强,对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要求极高,需要不断的学习培训。而原有的业务培训方式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有针对性的实战培训模式。

 

   2019年5月,自治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决定联合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采取开发模拟案卷、以赛代训、现场点评的新模式举办一期全区案件审理业务培训班。

 

  陈芳贤参与了此次模拟案卷的编写工作。

 

  自主开发模拟案卷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

 

  陈芳贤和她的队友们开动脑筋,热烈讨论,理出思路。在室领导的指导下,经过20多个日夜的鏖战,她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套模拟案卷的编写,并如期用于培训班。

 

  这次实战培训,全区14个市都派出代表队参与角逐。由于贴近实战,参赛队员们全力以赴,现场十分紧张、热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有关领导全程现场观摩和指导,认为“这种通过模拟案卷进行培训的方式和实战很接近,所设计的考点也是平时审理工作中所必须掌握的,通过比赛,印象很深刻,效果很好”。

 

  培训班学员们也通过这次贴近实战的培训,学到本领,直呼过瘾。

 

  这一次的成功,打出了广西模拟案卷培训的品牌。从此,陈芳贤便与模拟案卷的编写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久之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打算开发模拟案卷实践教学课程。广西因有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列入了模拟案卷开发团队。按照要求,广西负责编写A、B两套高度仿真的模拟案卷。

 

  “这是个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们必须全力以赴,高质量完成中央纪委交给的任务。”自治区纪委领导对案件审理室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同意案件审理室从各市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两个工作组,分别负责A、B卷的编写。

 

  在室领导的指导下,陈芳贤带领一个9人的团队具体负责B卷的编写。

 

  模拟案卷编写是一项复杂且费力费神的工作。她除了完成自己所负责的编写任务外,还要负责管理团队,对大家的不同意见进行答疑,统一思想,安排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量,紧盯工作进度,甚至每一份证据材料都亲自核稿把关。大到违纪问题的定性研究,小到文稿的标点符号,她都精益求精。

 

  连续一个多月,陈芳贤全身心扑在模拟案卷的编写上,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大半夜才回到家。出门的时候,孩子还没醒,晚上回家的时候,孩子睡着了,与孩子面对面说上一句话都成了奢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广西负责编写的两套模拟案卷如期完成,共19本卷宗、66个知识考核点。

 

  “内容比较新颖,难度较高。”这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领导对这两套模拟案卷的高度评价。

 

  无疑,陈芳贤和她的队友们,又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一个娇小柔弱的女子,带领一个9人的团队。这些队员要么是来自各地的骨干,要么是我们室里的骨干,有主见有想法,但她有办法把他们凝聚在一起高效地工作,令人佩服。”与她同时负责A卷编写的同事农悄说。

 

担当作为好干部|陈芳贤:案件审理战线上的尖兵

陈芳贤和她参与开发的模拟案卷

 

  高强度工作了一个多月的她,以为“作业”完成了,可以松口气了。然而,新任务又来了。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要求,自治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需指派两名了解模拟案卷编写情况的同志进京进行集中研讨和汇报。陈芳贤再次担此重任。

 

  陈芳贤将此次进京研讨比作“现场赶考”。

 

  刚到北京,办理完入住手续,她们就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参加此次全国集中研讨的有省区市共四家单位8名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要求,每个人都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其他三个单位编写的模拟案卷的考核。

 

  “埋雷”人瞬间变成了“排雷”人。时间紧,任务重,一刻都不能耽搁。她一夜无眠,整晚都在与模拟案卷作斗争,努力找出对方“埋”的“雷”。在其中一个市编写的模拟案卷中,她找出的考核点竟然多达70个。

 

  刚完成“现场赶考”,新的任务就布置下来了。这一次,是要求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的直接指导下,8名参与研讨的成员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套新的模拟案卷的编写。

  

   “不是来汇报模拟案卷编写情况的吗?”她感到疑惑。然而,由不得她多想,就必须马上投入战斗。

 

  按照分工,她除了负责其中一个违纪事实的撰写外,还负责《审理报告》的制作。

  

  《审理报告》的制作是模拟案卷编写中比较难的部分,需要对全案的案情了如指掌。而她,似乎每次都与《审理报告》有缘。

 

  模拟案卷编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在整个案卷中,只要有一个地方变动,其他的部分都得同步修改。从模拟案卷违纪违法人员主体身份的设定,到每一起违纪违法事实、每一个知识考核点的设置,再到每一份证据材料要达到的证明程度及如何“挖坑埋雷”都要经过多次讨论和论证,才最终敲定。

 

  经过一个星期的超负荷运转,一本500多页的模拟案卷终于完成了初稿。

 

  初稿面世当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主要领导召开座谈会,听取四个单位关于模拟案卷的编写及如何应用于业务培训的经验介绍。

 

  “我们编写的每一起违纪违法事实,都有一个现实的影子,即真实的案例存在。广西今年联合检察机关举办全区审理业务培训班,积极探索培训内容的实战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我们模拟案卷设置的内容具有时代性,比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扫黑除恶等,我们写出了自己的参考答案。”

 

  陈芳贤介绍的广西做法,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主要领导的肯定。

 

  2019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在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北戴河校区举办全国案件审理业务培训班,模拟案卷投入教学实践。这一次,陈芳贤和参与集中研讨的团队变成了“判卷老师”,负责完成培训班的“改卷”任务。

 

不畏艰苦团结协作 砥砺前行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陈芳贤深知,案件审理工作涉及面广,程序严谨,保障案件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团队的力量,打造“案件质量共同体”的理念。

 

  每次提前介入案件审理,她都会给审理小组的每位同志明确任务分工,科学搭配,确保工作有序进行,高效推进。

 

  2018年7月,陈芳贤带领审理小组,提前介入某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韦某某违纪违法案。虽然她近年来主审过不少的疑难复杂的案件,但当她在办案点的会议室里看到堆得比人还高的卷宗,还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时间紧,任务重。听完审查调查部门的案情介绍,她立马就给审理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犯罪事实按照数额大小进行分类,阅卷进行模块分配,犯罪数额大的材料混搭主体和程序材料,犯罪数额小的材料混搭违纪部分材料,疑难复杂的事实必须“双阅”。在阅卷完成的同时,要求阅卷笔录同步完成,补证意见也同步完成。

 

  审理小组成员任务明确后,就开足马力、快马加鞭,每天阅卷都进行到凌晨两三点钟。她除了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任务外,每天还要负责组织交流讨论,随时掌握工作进度和每一起事实的证据到位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讨论研究,统一意见,达成共识。

 

  案件移送审理后,经过审理小组的协作配合,她们较为高效地看完了40多个卷宗,制作了300多页的阅卷笔录,撰写了20多页的审理报告,并提请室务会集体讨论。

 

  自治区监委成立以来,陈芳贤已参与了多件留置案件的审理。这些案件案情都很复杂,“六大纪律”基本都涉及,有的犯罪事实多达十多起,量刑起点都在十年以上。每一起案件从移送审理到提请上会,都加班加点,甚至熬了几个通宵,但是审理小组提出的意见得到大家的认可。

 

  “每一个案件的审理,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一个人再强,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独立完成这些复杂案件的审理。”她表示,从拿到案件,到阅卷、提出补证意见、审理谈话、制作审理报告、集体审议、提请上会、制作处分文书等等,需要经过很多道程序。审理人员不仅要有团队协作意识,还要严深细实,能吃苦头、能打硬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陈芳贤从事案件审理工作以来,她始终严格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规”的要求,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严把案件质量关,捍卫党纪国法的威严。在纪检监察案件审理战线上,她砥砺前行,就像一把凌厉的宝剑,在一场场硬仗中,亮出了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精气神!(桂纪审)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