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坚守初心
2018年3月,我响应组织号召到百色市田林县旧州镇徕周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一年多来,经历了很多,感触很深,感慨很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现在村民都在传着,“徕周村来了一个好书记”,虽然我只为老百姓干了一点事情,他们却给了我很高的赞誉,对此我深受感动,同时也倍感压力。
初到徕周时,很多群众不是很配合工作。有群众甚至在背后偷偷议论:“这小子来这里挂职就是来‘镀金’的,挂个名头罢了,两年后拍拍屁股就走人了,不会帮我们干成什么事的。”甚至连村干部也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我。
我刚上任,就被泼了冷水。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心里十分明白,要想得到群众的信任,就必须拿出实际行动干出实实在在的事情,才能赢得群众点赞。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成效。我充分认识到要实现全村脱贫奔小康,必须做到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打好基础、着眼长远。为了尽快摸清村情民意,驻村第二天起,我就开始走访贫困户,广泛征求村干部、老同志、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和群众打成一片。在此基础上,我还撰写了《徕周村2018—2019年脱贫摘帽发展规划》。两个多月后,当我拿出一份近万字的全村发展规划在会上和大家讨论时,大家都很惊讶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居然把村里的情况摸得这么透彻。不久,当我争取到的第一个项目——村屯道路亮化的时候,有不少群众在我面前竖起了大拇指说:“李书记,你真是一个实实在在干实事的人!”
李州(左二)与群众一道采摘茶叶
徕周村山高路远,大部分生产区机器进不去,农耕很不方便,到油茶收获的季节,只能靠人工或马匹在地间转运,效率很低。修建通往生产区的机耕路是徕周村民几代人的梦想。得知这一困难后,我积极奔走各个部门申报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初,2019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安排脱贫攻坚(世界银行贷款广西贫困片区农村扶贫试点示范项目)产业生产区机耕路项目获得审批,项目包括4条生产区机耕路,全长8.6公里,总投资155万元。然而,项目虽然已经争取到了,但是由于修建机耕路要占用到村民的用地,而且没有赔偿款,如何说服群众又是摆在面前的难题。随后,我组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去做群众思想工作,希望修路占用到的土地,农户能无偿地捐献出来。起初大家还是不同意,但是经过我们几次苦口婆心的劝说后,群众的思想慢慢转变,最后4条机耕路得以顺利开工。有一次我去查看这几条路的建设进度时,一位正在油茶地干活的老伯伯看到我,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轻跑着到我跟前,双手紧紧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愿放开,激动地说我们盼着修这几条路已经盼了大半辈子,你一来就帮我们实现了这么多年来的梦想。现在要修机耕路了,油茶生产、采收、运输就都不愁了。说着说着,老伯伯眼眶都湿润了。
除了帮村里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关心每一户贫困户也是我们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只有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群众才会把我们当自家人,说自家话。有一次,我得知村里有个贫困户得了大病在住院化疗,但高昂的医药费是个很大的问题时,为了帮助该户减轻负担战胜病魔,我召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开会研究对策,积极帮助该贫困户申请医疗报销和医疗救助,并在后援单位开展募捐活动,为其募捐得9536元。同时,我们不断鼓励该贫困户要有信心战胜困难,增强其战胜病魔的信心。群众看到我把他们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来解决,对我产生了信任。
走访贫困户是驻村工作队队员的日常工作
扶贫,必须变输血为造血,依靠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了寻找适合的产业,我把村里的党员和种植大户带到外地考察学习。经过深入考察和多次讨论研究,我和村“两委”班子把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作为村民脱贫致富的突破口,确定了“壮大油茶特色产业、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冬菜种植和禽畜养殖”的产业发展思路。经过多方努力,成功申请将徕周村列入世界银行贷款广西贫困片区农村扶贫试点示范项目,通过世行项目发展基金300万元的扶持,计划进行1000亩山茶油低产改造、加工、销售,建成高效益的有机油茶产业示范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我们还积极争取到自主发展资金15万元,入股茶叶公司合作经营,目前种有茶叶120多亩,力争建成既能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又能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产业示范园。此外,我们还发展珍珠李、秋冬菜等特色种植业以及开发生态乡村旅游等多个产业项目,拓宽群众脱贫致富门路。
驻村帮扶,不仅要帮扶基础设施建设,帮扶产业发展,还要帮扶“队伍建设”,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队伍”。刚到村任职时,党员组织归属感和责任感不强,参与农村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我抓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健全党支部制度;抓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党员带头致富的本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党支部活动,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和责任感。现在,全体党员主动公开承诺工作事项,敢于担当,34名党员主动“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贫困户,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徕周村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员带头致富本领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断提升。多名党员迅速成长为致富带头人,党员韦孝林牵头成立茶叶种植公司,带动群众发展茶叶种植120多亩。
李州(右一)组织群众参与村环境卫生清扫
如今,徕周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了,环境更加好了,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也逐步改变,产业也逐步发展起来,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越来越足。我相信,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有村“两委”干部、群众的支持配合,加上我们驻村工作队用心帮扶,真抓实干,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一定能早日实现。(百色市纪委监委 李州)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