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雷霆之势强力打“伞”破“网” 助推强首府战略实施
上林县原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第三中队长苏星文、副中队长卢精群等人因充当涉恶团伙“保护伞”被查处;市公安局明秀派出所原所长廖章宝因充当涉黑、涉黄、涉赌人员“保护伞”被查处……近期,广西纪检监察网通报了南宁市查处的两起涉黑涉恶“保护伞”问题典型案例。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启动以来,南宁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主动对标对表,自觉担当作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书记引航担使命”主题活动为契机,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整治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失职失责甚至包庇纵容、充当“保护伞”等突出问题,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66件16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6人,组织处理9人,移送司法机关18人,强势推进惩腐打“伞”深入开展,为全市实施强首府战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绷紧“责任弦” 持续传导压力
2019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先后分别出台《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实施意见》,赋予南宁重要的战略定位。
贯彻落实实施强首府战略决策部署,全面增强南宁综合竞争实力,加快打造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始终,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生态做支撑。
但是,一些党员干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污染了政治生态,必须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南宁市纪委监委以专项斗争为牵引,刀锋所指是黑恶势力背后的不良政治生态,发挥打“伞”破“网”主力军作用,对涉黑涉恶案件背后的腐败问题一律深挖,对“关系网”“保护伞”一律优先处置,绝不让“关系网”漏网、“保护伞”受保护,努力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将惩腐打“伞”纳入市委巡察重要内容、绩效考评重要指标、主体责任清单等范畴,以刚性约束强化刚性保障,压紧夯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
扎实推进抓系统、系统抓,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拉网式摸排,移送线索40条。
全面推行主体责任清单管理,督促14个扫黑成员单位在门户网站公示主体责任清单,推动惩腐打“伞”工作走深走实。
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主持召开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联席会议,多次主持召开布置会、推进会、分析会和作出批示,对所有问题线索亲自上手、亲自审阅、亲自过筛,亲自组织指挥重大案件查办,主动包复杂疑难案件,深入县区督导惩腐打“伞”工作,做到管面、促线、破点,推动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构建“机制链” 推动形成合力
紧盯问题抓源头,市纪委监委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出台系列相关制度,在深挖根治上走在前,进一步提升工作整体性、协同性和联动性,推动惩腐打“伞”向纵深发展。
出台《南宁市纪委监委 南宁市公安局关于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密切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建立会商研判、问讯协查、协同办案等“九项机制”,实现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紧密互动、协调联动。
出台《南宁市压实深挖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责任签字背书制度》,对是否存在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形成结论意见205份,压紧夯实公安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审判等阶段发现移送线索职责。
出台《南宁市关于进一步完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反馈的工作制度》《南宁市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会商制度》,各级纪委监委受理政法机关移送问题线索571条,通报反馈核查办理情况523条;向政法机关移送问题线索205件,收到反馈179件,实现扫黑除恶与惩腐打“伞”同向发力、一体推进。
……
对案件逐案过筛,对线索抽查复核,这是南宁市的特色做法。对历年遗留信访举报件、历次巡察受理信访举报件大起底大排查,共排查问题线索40条。开展涉黑涉恶犯罪案件逐案过筛专项行动,细刨深挖一批见黑见恶不见“伞”的典型案件。
同时,沿着党委政府、政法机关、职能部门三条支线循线追查,充分发挥信访举报主渠道、巡察“利剑”、派驻机构“探头”监督、基层廉洁工作站“前哨监督”和蹲点督导“一线监督”作用,共收集信访举报698件。开展南宁市纪检监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暨信访举报宣传月公开大接访活动,现场接访群众8批17人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全部进行督办。
攻克“硬堡垒” 狠抓大案攻坚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越深入,就越考验毅力、耐力、定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深挖彻查“保护伞”作为主攻方向,重拳出击,打准打狠。建立领导包案制度,充分发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探索提级办理、指定管辖、一体化办案等方式,突破一批难啃之案,推动案件彻查,大幅提升办案质效。
市级纪检监察机关循线深挖横县沈某添涉黑组织案,立案查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0件1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严肃查处横县公安局原局长陈某充当其“保护伞”问题。
宾阳县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作为“打伞破网”重攻方向,重点查处宾阳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原副所长华某、新桥派出所副所长韦某宇为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充当“保护伞”问题。
武鸣区公安分局原党委委员、副政委黄铭东因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
越到紧要关头,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越要有“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勇气,坚决推动惩腐打“伞”工作,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紧盯涉黑涉恶大要案件不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打掉的10个黑社会性质组织、26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6个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开展“一案三查”,循线深挖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推动重点线索转化成案,确保打深打透,精准清除党员干部中的害群之马。全市共查处1名处级领导干部,13名科级领导干部。
严把“源头关”坚持标本兼治
在抓好惩腐打“伞”的同时,注重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对查处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深刻剖析,通过印发监察建议书督促案发单位及时纠正偏差、堵塞漏洞。
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原副支队长吴某某、二大队原大队长韦某某充当“保护伞”问题被查处后,市纪委监委对禁毒支队政治教育、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提出监察建议,进一步推动标本兼治。
针对全市公安系统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问题,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专项整治活动,给政策、给出路、给机会,引导有关人员自查自纠、主动说清问题,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廉洁防线,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市共有10名公安民警主动交代问题,发现问题线索22个,立案2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人。
唱响“正气歌” 强化氛围营造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托宣传标语、墙报橱窗和各种电子显示屏以及南宁纪检监察网、南宁电视台、南宁电台等各种媒体平台和宣传阵地,制作宣传板报700多块,喷绘设置宣传画面100000多平方米,悬挂宣传标语16000多条,张贴宣传海报33000多张,发放宣传品310000多份,大力宣传惩腐打“伞”的重大意义、重大部署、重大战果,在全社会营造同仇敌忾、人人喊打的强大舆论氛围。
举办“惩腐打‘伞’扬清风”文艺汇演,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持续营造强大舆论声势,充分展示“有黑必扫、有恶必除、有乱必治、有‘伞’必打”的坚强决心。加大通报曝光力度,用好用活“反面教材”,点名道姓通报曝光15批次40起典型案例,起到震慑一方、治理一片的效果。在南宁纪检监察网、南宁日报等通报6起党员干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立案、处分情况,扩大扫黑除恶打“伞”的综合效应。(南宁市纪委监委 韦恒聪 韦飞鸿)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