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侗寨的贴心人

来源:《党风廉政教育》丛书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8日 17:34 打印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驻村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深入开展调研,积极走访贫困户,引导他们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帮助他们早日实现增收致富。”7月4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良寨乡良寨侗寨田螺养殖基地,正在摸田螺的第一书记贾舒泽深有感触地说。


  良寨侗寨辖5个自然屯788户3042人。2015年精准识别时,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1户1110人。2018年3月,贾舒泽从县纪委监委选派到地处黔桂两省交界处的该侗寨任驻村第一书记。他躬下身子深耕扶贫一线,用实干和热忱诠释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担当,成为侗寨里贴心的“当家人”。因此,该侗寨贫困发生率由最初的58.26%降到13.49%,2019年底将降低至3%,2019年底有望整村脱贫摘帽。

 

深山侗寨的贴心人

贾舒泽(右一)在良寨乡归坪村归你苗寨向苗族群众宣传信访工作


党建促脱贫,搭建侗寨“连心桥”


  “以前我们去赶圩,要步行半个多小时。卖一根木头,一半是人工费,另一半才是自己的收入,一年下来还是穷得响丁当。”站在刚建好的通屯水泥路上,良寨侗寨芒里屯韦老政说,“现在不但通了路,还通了水泥路,真的好感谢第一书记。”2012年起,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挂点帮扶良寨侗寨,先后选派驻村第一书记2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2名。纪检监察干部以抓党建促脱贫为主线,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侗族同胞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树立致富理念等。当看到侗族同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行难时,贾舒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积极向县纪委监委争取资金、项目,对屯级公路进行硬化。有效搭建了侗寨的“连心桥”“致富路”。在道路硬化过程中,贾舒泽每天都到现场监督,有一次,他发现施工用的砂子含泥比较多,当场要求施工方整改,以“严”的态度履行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职责,确保硬化路的质量。对于敢讲敢做的第一书记,侗族群众纷纷给他竖起了“大拇指”。面对现状,贾舒泽带领两名驻村的纪检监察干部及村“两委”干部以党建为引领,成立了村民合作社、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展党员“积分管理”“主题党日”活动,实施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等,不断激发党建活力,助推精准脱贫。如今,屯屯通水泥路,路灯亮到家门口,活动场所平民化,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村集体经济也由当年的“零”收入,变为总收入7.9万余元的大飞跃。看到天翻地覆的变化,该侗寨彩路屯群众王茂松兴奋地说:“有了扶贫干部,路灯亮了、水泥路通了、有水了,妇女们晚上还可以在亮堂堂的球场跳广场舞呢!”


产业助增收,实现百年“脱贫梦”


  “在养鸡过程中,第一书记给我宣传政策,引导我扩大养殖规模,还提供技术服务,帮我找销路,使我大胆放心地养鸡,增加收入。”良寨侗寨党员致富带头人梁炳琪信心十足地说。2015年初,梁炳琪利用务工时学到的养鸡技术,返乡养殖绿壳蛋鸡、土香鸡等,年收入12万余元,吸引100多户贫困户加入其中,年每户均增收4000多元。但他养鸡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得益于第一书记贾舒泽的帮助,让他更有信心带领村民养鸡致富。“去年我养的鸡可以出栏了,但由于地处深山,销量不是很好,如果不赶快卖出去,难以收回成本。”梁炳琪说。知道情况后,贾舒泽立即通过网络帮他找销路,在短短的10天内,5000羽鸡通过电商,销售一空。“我以党员带头,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村民主动做产业,多渠道增收致富。”在养鸡专业合作社,贾舒泽如是说,培养领头雁,留住乡土人才,采取“党员+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模式,有效引导贫困户养殖黑香猪、土鸡、田螺、禾花鱼,种植茶辣、油茶、紫黑香糯等,逐步形成以养殖田螺、禾花鱼为主,以种植中草药、水果为辅助的综合性产业,实现了产业发展全覆盖的目标,让农民早日实现“脱贫梦”。目前,全寨贫困户养殖田螺300多亩,年预计收田螺13万余斤,年收入约52万元等。


  灾情是命令,群众安全“放首位”。“2019年6月23日晚,雨像倒水一样,一直下了3个多小时。”良寨侗寨大寨屯韦老井讲到当晚下雨的情景时,还心有余悸。当时,河水迅猛上涨,雷电交加,所有村寨停电,漆黑的夜里,只有闪电的亮光,狗叫声与雨声、雷声、河流声连成一片,邻山、近河的村民无法入睡,不停地观察着灾情、险情。“灾情就是命令!”“收到天气预报后,正在县城过周末的我,连夜驱车5个多小时,赶回100多公里外的寨里。”贾舒泽说出了当时的情景。到寨里时,已是半夜。他马上到寨里看灾情,当看到韦老井家的险情时,立即安排韦老井全家人搬到安全的地方,刚搬出家不久,屋角轰的一声塌了。“多谢第一书记啊!”韦老井感激地说。当夜,贾舒泽拿着手电筒走进最为危险的群众家里,提醒他们及时转移或注意安全。那夜的暴雨导致全寨1户房子倒塌、4户房屋前或后塌方,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群众的生命财产没有受损。天亮后,贾舒泽立即组织党员干部对受灾房屋情况进行统计。“我家虽然因灾倒塌了,但有第一书记在,我不愁。”韦金德站在受灾后倒塌的屋子前说。目前,村干部已将受灾屋主的相关信息上报乡政府,相应的房屋保险理赔金正在办理中。

 

深山侗寨的贴心人

贾舒泽(右一)入户向村民了解情况


扶贫先扶智,点亮学子“上学路”


  “真的好感谢贾书记,他不但让我闺女上得起大学,还帮我申请得危房改造指标。”良寨侗寨彩路屯蒙梅英感激地说。她一家4口人,爱人有轻度精神病,两个小孩,一人读大学、一人读中学,所有的压力都压在这个瘦弱的妇女身上,家庭十分困难。知道情况后,贾舒泽以“扶贫先扶智,致富先立志”为理念,找有关部门,为蒙梅英的闺女申请“雨露计划”帮助,为她家申请低保等。当看到她家破烂不堪的房子时,贾舒泽又及时为她申请危房改造指标,并与两位纪检监察干部不定时帮她家拆模板、撬钉子、搬火砖等,以实际行动解决特困户的困难。得到帮助后,她时不时给贾舒泽送土鸡、竹笋、玉米等土特产,但一一被贾舒泽婉言拒绝。如今,她的闺女已顺利大学毕业,儿子也参加完中考。这只是贾舒泽在扶贫一线,为群众解决难题的其中一个鲜活例子。一年来,他积极调查村民子女在校读书、危房改造、低保申请等情况,把各项扶贫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使党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2017年至今,全寨贫困户子女63人考上了区内外大学,41名学生受益于“雨露计划”,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现象,点亮了贫困学子的上学路,播撒了深山侗寨教育的新希望。(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龙林智)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