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章压住了1500吨甘蔗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3日 12:46 打印

  “今天你们不派人来处理这件事情,明天我们只能把甘蔗拉去镇政府,顺便把举报材料往上面报。”2019年12月25日,在第四季度“公开大接访”活动中,那楼镇屯良村村民李某板情绪激动地向邕宁区纪委监委接访领导反映问题。


  群众的利益诉求就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发令枪,当天中午,邕宁区纪委监委立即成立专门调查组深入屯良村调查核实相关情况。


  据了解,甘蔗收购组在每年开榨前要对地磅进行校对,需通过生产队长、蔗农代表、村委三方在“收购组信得过地磅确认书”上签字盖章,才可以安排蔗农开砍甘蔗。2019年“确认书”的最后上交期限是11月15日,然而村委的公章却一直盖不下来。临近12月底,眼看甘蔗榨季逐渐接近尾声,该村5户人家共计1500吨的甘蔗却未得砍运,还原封不动长在地里,村民们万分焦急,才出现了开头接访的这一幕。


  经过调查组进一步核实,问题根源终于浮出水面。原来,因收购组安装的甘蔗砍伐吊架装置正好对向某坡,该坡一些村民迷信风水,多次扬言要拆除吊架,存在群体性打架斗殴的隐患。在此期间,该村村干部李某芳不但没有积极引导群众止息纷争,甚至也以影响某农户住宅风水为由拒绝盖章,阻碍蔗农砍运甘蔗。


  把百姓的合理合法利益放在第一位,是纪检监察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调查组本着解决问题优先的原则,第一时间找来那楼镇政府、涉事村干部和糖厂的相关人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和补救措施。12月26日,距离群众反映问题仅过去一天时间,蔗农便顺利拿到了已盖章的确认书,终于可以砍甘蔗了。


  邕宁区纪委监委对李某芳漠视侵害群众利益行为进行了警示谈话并责令其作出深刻书面检查。


  “我在处理坡民之间纠纷过程中用错了方法,本想利用不盖章的方式迫使蔗农改变吊架装置摆放位置来止息纷争,但没想到造成蔗农利益受损的严重后果,本质上说明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薄,我有愧于本村老百姓,我将及时处理善后事宜,认真改过自新,确保类似问题绝不再犯。”李某芳在检查材料中写道。(南宁市邕宁区纪委监委 周颖 梁沛亮)


 

编辑:彭梁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