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准情况找准“病根”开对“药方子”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6日 08:54 打印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近期,我结合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进一步加深了《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学习感悟,特别是在“怎么扶”的问题上,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准扶贫,一定要精准施策。贫困有不同类型,有不同原因,精准扶贫要做到精准,关键就在于要把扶贫对象的情况摸清,做到心中有方。马岭镇飞马村李庆荣是我所联系帮扶的贫困户之一,夫妇两人为了圆生儿子的心愿,陆续生育了6个孩子,最大的孩子已经读高中,最小的也只有1岁多。再加上尚有老人需要赡养,这么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都压在了李庆荣一个人身上。但从走访了解来看,夫妇两人对生育小孩这件事情上,还是存在着“多子多福”、坐等国家帮扶的落后思想。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治好穷根,首先就得从思想上治愚病。为此我多次上门开导李庆荣夫妇,让他们知道如果再不摒弃“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思想,不绝育继续生孩子,等着靠政府的扶贫补贴,日子就会越过越穷,孩子也跟着受苦,长大了也会怪罪他们。起初,我的开导并没有起到明显效果,李庆荣夫妻认为做绝育手术是件丢脸的事,也害怕有风险和后遗症。为了打消李庆荣夫妇的疑虑,我向卫健局的专家咨询了这方面的知识,还在横县人民医院产科医生那里了解到李庆荣妻子覃星艳的子宫长有肌瘤,如果再次怀孕,将会引发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意识到这个危害性,我再次前往李庆荣家对他们进行劝说。经过我的一番耐心解释,李庆荣夫妇终于意识到是自己的固执导致家庭陷入了如今窘迫的境地,他们表示愿意配合医生做手术。前不久,覃星艳在医院顺利做完手术,现已在家休养。

 

  在走访过程中我还了解到,李庆荣因为家庭困难,曾动过让大女儿辍学去打工补贴家用的念头。得知李庆荣这个想法,我便通过上门和打电话的方式,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在与他的沟通过程中我察觉到他的担忧,他担心即使大女儿考上了大学自己也没有钱供她读书。我借机向他宣传“雨露计划”及国家高校助学贷款的优待政策,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通过讲道理、摆例子,李庆荣最终意识到只有依靠教育,将来孩子们才有出息,才能摆脱两代人的贫困命运。如今李庆荣家的四个女儿没有一个辍学,小儿子也上了幼儿园,贫穷并没有阻断他们通往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虽然李庆荣的家庭负担依然很重,但只要对准了致贫“症结”,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并且不断鼓励、引导和支持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奋斗,李庆荣一家一定能开创更美好明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里强调“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当前脱贫攻坚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面对的多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越是如此,越是要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兴实地调查研究之风,到一线摸准情况找准“病根”,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还要把握好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把握精准是要义,内生动力是基础,充分调动起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贫困群众在思想上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转变,通过自身努力,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帮扶下,早日把“贫困”这顶“帽子”摘掉。(南宁市纪委常委、横县纪委书记 农江平)
 

 

 

 

编辑:唐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