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公布第五批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成果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0日 16:33 打印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以来,贺州市纪委监委机关牵头,会同16个市直牵头部门,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同时结合开展专项整治解民忧十件实事和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公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的第五批成果。分别是:

 

  聚焦城市脱困解困问题,全面开展排查确保城镇困难群众享受低保帮扶政策实惠。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出台了《贺州市城镇困难群众脱困解困认定标准及认定程序》,组织深入社区对城镇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摸排。截止11月底,审批通过城镇低保对象3786户7752人,覆盖率2.34%,达到自治区不低于2%的标准;今年以来累计清退不再符合条件的城镇低保对象2889人,新增对象1082人,1-11月累计救助城镇低保对象93647人次,累计发放城镇低保金3811.4542万元,月人均救助407元,超过自治区人均不低于370元的标准。

 

  聚焦贫困地区缺合格医生问题,加强基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水平。实施2018-2020年全市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目前已招收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318名,全市共有政府办村卫生室乡村医生1395人。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已招聘艰苦边远地区全科医生特岗工作人员10人、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122人。同时要求公立医院医师在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1年以上,进一步充实基层乡村医疗服务力量。

 

  聚焦农村道路破损问题,实施“畅返不畅”工程持续改善农村交通出行环境。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实施自治区下达的“畅返不畅” 9个整治项目均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涉及整治里程35.5公里,总投资1437万元,现已竣工8个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地区的交通出行环境。

 

  聚焦江河湖库乱占、乱堆、乱采、乱建问题,开展“清四乱”持续打造绿水青山宜居环境。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排查认定江河湖库“四乱”问题39个,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销号,共投入整治经费633.9万元,开展专项行动40次、暗访督查31次,发放督办整改通知22份;清理老旧船只23艘,养殖网箱1.8万平方米,清运固体废物垃圾及障碍物1663吨,清理涉河湖违建12处,河湖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聚焦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办学行为,联合执法整治持续营造良好的校外教育培训环境。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51所,发现问题机构27所,现已完成整改10所,责令限期整改9所,强制取缔8所。其中,涉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36所,发现存在问题3所,已完成整改1所。

 

  聚焦企业等非居民用户用水、用气审批效率不高问题,提速办理持续优化城市管理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按照“补短、提质、严管”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办理环节,缩减审批办理时限,持续优化城市管理领域营商环境。目前,用水指标报装办理环节平均为2.2个,办理时间平均为1.1个工作日。其中,有外线工程和无外线工程的办理时间分别为1个和1.2个工作日,分别低于自治区规定的12天和8天办理时限。用气指标报装办理环节平均为2.4个,办理时间平均为3.7个工作日。其中,有户外管线工程和无户外管线工程的办理时间分别为5个和2.4个工作日,分别低于自治区规定的3+6天和4+11天办理时限。“一事通办”涉及占用道路挖掘的事项在5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审批。 

 

  聚焦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严肃执纪问责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牵头把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作为主题教育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排查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线索4条,立案查处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通报曝光1例1人次。(贺州市纪委监委  李柏源  韦宝龙)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