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庆功宴”上的喜悦
冬日的午后,宜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李文涛冒着南国冬雨,今年以来第25次来到自己的贫困户潘卢森家,这次应邀来到“亲戚”——北牙瑶族乡二横村上板罕屯贫困户潘卢森家,可和以往来的原因不一样。这次是参加联系户覃桂富、唐秀礼、潘卢森、韦爱英等4户人家一起摆起的脱贫致富庆功宴的。前段时间,覃桂富等4户已经经过村初选、乡公示、宜州区公告,最后通过自治区“八有一超”,全国“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摘帽指标,如期脱贫。
劳动的果实最珍贵,自酿的米酒最香淳。在简单而隆重的庆功宴上,覃桂富大叔献上自家土法酿造的米酒,用瑶乡淳朴的方式答谢李书记多年来的帮助和支持!
2015年,宜州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李文涛和北牙瑶族乡二横村的四名群众攀上了“亲戚”。一方面,负责全村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另一方面,负责全村扶贫帮困政策的贯彻落实,特别是确保扶贫资金全额、安全、及时、准确发放到贫困户(人),杜绝挪用、挤占、贪污扶贫资金物资。李文涛的“亲戚”就是二横村上板罕屯覃桂富、唐秀礼、潘卢森、韦爱英等4户人家。俗话说:走往密、成亲戚。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4个贫困户们话匣子打开了,潘卢森说:“李书记稍一有空就赶到上板罕,看看我家地里桑苗长得怎么样?不但送来花椒化肥,去年我的花椒苗有了病虫害,他还带来农业局的技术人员教我怎么防病虫呢,今年,还和我一起收了花椒呢。”唐秀礼争着说:“今年李书记已经来看了我12次了,每次都关心我的蚕养得好不好,蚕茧卖得什么价,瞧瞧,李书记和我家五口人还照了全家福呢,就挂在我家的堂屋里,可是我一辈子认准的亲戚咧!”韦爱英抢着说:“我正在读书的儿子雨露计划李书记来一次问一次。”覃桂富迫不及待了开口了:“我会点编织,可是原来我不知道这个也能赚点小钱,李书记来了之后,说我可以编点小竹框、小果篮什么的,还在网上搜索图片让我了解样式,现在每个月我都会编些,他还把我编织的篮子筐子什么的发到朋友圈呢,现在每个月我都能赚点小钱了。”
在座的党支部书记梁汉军说:“我们村的第一书记也是纪委派来的,今年已经是下来的第四个年头了,他来了就不愿回去,誓要和我们全村一起脱贫致富呢,去年又增派2名工作队员。驻村工作队成了李书记的“特使”,四年多来争取了专项资金20多万元给我们屯12户进行危房改造,投资45万元修建了2公里水泥硬化路,安装了800多米自来水管引来山泉水,补助资金为覃凤鲜买了一部中型拖拉机,还出钱为她买了新型养蚕方格簇……现在正在建设灯光球场,完善娱乐设施,丰富山村群众文化生活。”“对对对,这些都是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的,我们很满意。”四个贫困户在饭桌上感动着异口同声地说着。
“桂富大叔是全村由政府引导、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代表。覃桂富一家原来是北牙瑶族乡二横村远近闻名的贫困户,前些年,因为家里穷,儿媳妇离家出走,一去不回。自从扶贫攻坚大会战以来,覃桂富一家在北牙瑶族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在扶贫干部的直接帮助下,自强不息,多业持家,种桑养蚕,劳务输出,甚至于编筐编篓,最终走上勤劳致富的好路子。而今,菜篮子米袋子满了,钱袋子鼓起来了,新房建起来了,小车开进了家……”他是我们全村贫困户学习的榜样,希望李书记也指导我们脱贫致富,我们二横村已经不给全国拖后腿。‘庆功宴’上大家越说越开心,越说有希望和奔头……
炉火正旺,简朴的庆功宴上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大家围座一桌,你一言我一语,叙述脱贫致富亲身体会,共享勤劳致富成果。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种田种地有补助,养牛养羊有补助,种桑养蚕有补助,医生三天两天进家发药量血压,工作队天天进村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桂富大叔深有感触地说——我已是70多岁了,从没看到这样的大同社会,从没有看到这样的没官架、没官样、没官腔的纪检干部。
李书记告知大家,脱贫摘帽了,大家在未来两年间仍继续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全民脱贫致富以后,扶贫工作队继续带领大家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前进!(河池市纪委监委 王英睿 韦彦明)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