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诸子百家“立言”口号 讲好当代纪检监察故事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2日 16:37 打印

  立言,意为发表某种见解或主张。纵观历史,我国先秦时期社会动荡,各诸侯国之间需要变法图强,诸子百家以“立言”为士人自觉,提出治国理政的方针,以此实现个人价值,参与国家政治。儒家提出“有德者必有言”,强调有德者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墨家以“言之三表”保护和实现人们的利益;道家提倡“不言,忘言”,行不言之教;法家“以言去言”,开创了运用行政力量进行文化建设的先例……

 

  先秦诸子以语言口号传播核心价值理念,弘扬文化精神,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注目今朝,纪检监察宣传工作正是新时代的“立言”工作,讲好当代纪检监察故事可以从诸子百家的“立言”经验中借鉴一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讲好纪检监察故事,能够直接服务于党的全局工作,助推党风廉政建设;讲好纪检监察故事,能够展示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关切;讲好纪检监察故事,能够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激发纪检监察工作者精神活力。那么,我们该如何讲好纪检监察故事?

 

  要把握好当代核心价值观。孔子坚持“以言传德”,强调有德之人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儒家以实施全民人文关怀为核心价值。讲好新时代纪检监察故事,要把握好当代核心价值观,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贯穿到选题策划、采访、编辑、核校、审发等每一个环节,体现到每篇稿件、每张照片、每块版面、每个镜头、每幅画页上,让受众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

 

  要用好丰富的资源和素材。墨子提出“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主张在实践中检验言论,反映在写作实践上,就是要注重事实,言之有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生动实践,为讲好纪检监察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我们要紧扣中心工作,聚焦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惩腐打伞、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主题,推出系列有深度、有温度的报道。同时,也要着眼身边的先进典型,生动讲述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履职、无私奉献的故事;注重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深入剖析身边人腐化堕落成“阶下囚”的根本原因,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的鲜活故事教育人、引导人。

 

  要坚持讲事实讲情感讲道理。庄子曰:“语之所贵者,意也。”语言中最重要的,是背后的思想和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好纪检监察故事,要以事实说服人,以情感打动人,以道理影响人。在纪检监察宣传工作实践中,要学会将党纪法规知识融入报道,以群众身边的监督执纪真事为题材,“小切口”引入“大主题”,创新语言表达方式,才能让报道接地气、聚人气,真正深入人心。

 

  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宣传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善于从经典中获得启示,从实践中把握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致力于讲好纪检监察故事,努力提升服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南宁市纪委监委 覃丹琳)

 

 

编辑:唐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