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向群众提交专项整治成果阶段性答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武鸣区以专项整治为抓手,牢牢把握“精准”要求,重点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刀真枪、动真碰硬,把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落在具体行动中,认真答好人民群众出的题。
整治:对学校周边的问题食品坚决说“不”
11月6日,武鸣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广西壮文学校附近开展整治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检查销售“三无”食品、五毛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情况。现场围观的群众很多。
“一到放学时间,我的小孩就跑去店里买那些辣条吃。我跟小孩讲,这些不卫生、不安全的东西不要吃,但怎么说都不听。早就应该查一查了。”一名在现场的家长吐露心声。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学校周边假冒伪劣食品、“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群众急切希望得以整治。
针对群众的期盼,武鸣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化初心为动力,把守住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作为履职重点,严把食品安全关,年内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大检查80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00多人次,检查学校食堂370余家,覆盖全城区校园及周边100米内食品销售经营主体500户,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和问题58个,下达整改文书58份,查扣不安全食品12.25公斤,立案调查2起,在强化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的同时,严肃查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为推动长效监管,武鸣区着力打造食品安全“双员定检”、校园食品安全辅导员试点,推行“双承诺”制度,通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宣传教育、严肃查处违法行等,切实保障学校师生的饮食安全和健康权益,以实际行动回应食品安全齐抓共治的社会期盼。
规范:对不规范办学的校外培训机构举“黄牌”
“几十个学生就挤在一间没有消防设施的房间里,哪个家长都会为小孩担心。”看了10月27日播出的南宁《电视问政》之后,同为家长的教育局工作人员有感而发。
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的最终落脚点就是“为民服务解难题”。11月2日,武鸣区教育部门对照群众关切,立刻采取行动,联合多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办学行为”专项整治活动。
据统计,截至目前,共对75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检查,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35份、停止办学8份,对5家停止办学的进行“回头看”,对7家无证照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下发停止办学、清退学费、拆除牌子通知,并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示。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需要常态化的监管和制度约束,今年以来,武鸣区教育部门严格办学资格审查,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逐步实施分类(定级)管理,建立诚信管理档案,建立《黑白名单》,有效整治和规范了校外培训机构“无证照办学”“不规范办学”“非法办学”等不良行为,切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
监督: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肃查处
银行做出了11次新农合缴费扣缴失败的反馈,工作人员不及时处理,导致群众多次往返,直到城区纪委介入调查后问题才得到解决。2019年9月2日,两名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干部因漠视群众利益问题被全城区通报。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武鸣区纪委监委勇担使命,主动扛起牵头抓总的职责,聚焦扶贫、教育、医疗、食品药品、生态环保领域等5个方面18项突出问题,细化整治措施109条,每项措施都落实到人,形成了专项整治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
民政部门追回冒领补贴资金35.2万元,综合执法部门整治流动摊点、跨门槛经营等“五乱”现象4400余处;生态环境部门对群众重复投诉偷排污水的广西华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立案处罚。一件件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迎刃而解,主题教育成果,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在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中,纪检监察机关既要监督各级党委政府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的责任落实,还要严肃执纪问责,对漠视群众利益受损甚至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严厉惩处。”在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城区纪委书记告诫参会人员。
为以正风肃纪实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以来,武鸣区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的职责定位,把专项整治情况与日常监督紧密结合起来,严肃执纪问责,全年立案查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案件23件,扶贫领域案件46件,教育领域案件11件,征地拆迁领域案件1件,环保问责案件1件,有效解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专项整治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武鸣区纪委监委 叶天翔)
编辑:唐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