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纪委监委公布第一批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成果
根据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部署要求,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牵头、会同17个牵头单位,聚焦4大类14个整治项目,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日前,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会同自治区教育厅、住建厅、交通厅、水利厅、卫健委、扶贫办、医保局、通信局等部门公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的第一批成果。分别是:
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辍学问题。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人数从5月底6678人下降至10月底419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失学辍学人数从1094人下降至437人。
围绕贫困人口常见病、慢性病有地方看、看得起的目标,解决贫困地区乡村缺医疗卫生、缺合格医生问题和群众就医特殊困难。截止10月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办理门诊特殊慢性病卡人数达44.58万人,较5月底新增34.65万人;108.78万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得到诊疗服务,总救治率达到96.09%;为贫困地区31家县级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达标建设56个乡镇卫生院、380个村卫生室,解决434个村医服务空白村问题。
加大极度深度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力度。截止10月底,全区农村危房改造开工55946户、已竣工4582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工29270户,开工率100.84%;全区完成2019年度饮水安全战役项目总投资19.18亿元,受益人口133.70万人,其中2.78万贫困人口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纠正贫困县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政策落实不力、工作懈怠问题。截止10月底,分配到脱贫摘帽县2019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4亿元,较上年同口径增加4.9亿元,增长36.25%。投入25个脱贫摘帽县“雨露计划”资金5641.39万元,资助农村贫困学生3.63万人次。下达已脱贫摘帽10个国定县的广东财政帮扶资金4.05亿元,较上年增加0.98亿元。修订出台《脱贫攻坚常态化提醒约谈制度》,每月通报当月工作好的3个县和差的3个县,今年以来电话提醒脱贫摘帽县58次,约谈市县负责人8人,“黑榜”通报脱贫摘帽县4个。
推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经济负担过重问题。出台广西儿童血液病和恶性肿瘤医疗救治工作方案,设置定点医疗机构及诊疗协作网络,实行定点集中救治;完成第一批药品集团采购品种的竞价、议价谈判工作,拟中选品种的价格平均降幅41.56%,单品种最大降幅87.62%;全区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79家、定点零售药店291家,处理存在违规行为的医保定点医药机构、零售药店9家。
开展清理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突出问题。截止10月底,全区首轮排查发现的2547个“四乱”问题,已整治完成2522个,整治销号率99%。
解决水电网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正常使用和日常维修养护中存在的问题。今年8月摸排发现农村供水设施养护问题工程310个,已维护实现正常供水157个,10.5万人受益;建设完成2018年度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行政村195个4G基站项目和738个边境4G基站项目,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开通4G基站,距边境0—3公里带状地区4G网络基本覆盖;实施“畅返不畅”整治工程,已完成农村公路畅通1138公里;推进贫困地区自然村屯通硬化路建设,已完成硬化屯级道路9390条,完工率97.6%。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