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四个强化”推进查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8日 11:49 打印

  “老乡,你的女儿这学期享受雨露计划吗?”“享受的,每年补助的钱也按时打到账上。这学期已开始申请。”这是忻城县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扶贫查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督查时的一段对话。

 

  今年以来,忻城县纪委监委以落实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为契机,举一反三,深刻剖析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案原因,查找漏洞,强化监督执纪,在全县组织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把维护群众利益落到实处。

 

  强化规章职责,构建齐抓共管新格局。印发《关于实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协同联动再强化的通知》,重申专项治理成员单位职责,督促开展问题线索排查。2019年以来,13个扶贫重点部门共报送问题线索53条。加强片区化管理,提高派驻机构执纪审查能力。年初,针对2018年扶贫领域零审查的10个纪检组进行了提醒谈话,传导纪律审查压力。将全县13个派驻纪检组与12个乡(镇)纪委划分4个片区,协同作战。今年以来各片区共核查问题线索158件,转立案87件。

 

  强化监管责任,提升标本兼治新成效。加大提醒谈话、函询和诫勉的运用力度,纠正“苗头性”问题。今年以来,针对扶贫领域问题,共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52人次。严格扶贫领域案件审理,防止执纪问责偏轻偏软。每起扶贫领域案件均按照“乡案县审”的规定进行初步审理,及时通知办案单位及时补充完善相关证据材料,并按照扶贫领域案件提级审理的规定,移送21起案件至市纪委监委进行进一步审理。盯紧关键少数,防止问责简单、泛化。通过追究监管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严肃整治漠视群众利益问题,以正风肃纪实效提升群众安全感。

 

  强化机制创新,破解监督执纪新难题。忻城县纪委监委聚焦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将扶贫领域大数据监督平台与“双承诺双抄告一约谈”工作机制相结合,打造扶贫项目资金“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督网。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一体化监督,提高扶贫资金监管水平,为扶贫项目资金装上“安全阀”。对大数据平台对比发现的异常信息,建立管理台账,并转交办件督办台账,对转交办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及时督促、随时更新。今年以来,通过扶贫领域大数据监督平台发现问题线索28条,转立案22件。

 

  强化监督检查,推进整改工作新突破。对召开民主生活会剖析不深入、不认真的4个单位党委(党组)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同时,强化同级监督,针对民主生活会召开不够认真严肃的问题,向县委、县政府发出《纪检监察机关政治监督预警抄告书》,督促整改。强化对巡视整改工作的明察暗访,将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情况作为县委“机动式”巡察内容之一,重点查找是否存在整改工作落实不到位不认真,是否存在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对存在虚假整改问题的2个单位负责人进行警示谈话。(忻城县纪委监委 杨朔 罗静)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