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走好扶贫之路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6日 15:39 打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这番话时,我还在外地的一家大型房企工作,每天面对的是一幢幢别墅的交易,交流的是高级工程师、销售精英,对当时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感到遥远而陌生。

 

  2013年底,我考录回武鸣县的一个偏远乡镇,开始与最淳朴的农民群众打交道,也开始逐渐接触扶贫工作。

 

  2015年底,我区开始启动精准识别贫困村贫困户工作。

  我也一步步迈出了扶贫、助贫、帮助群众脱贫的步伐,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论述,踏实走好扶贫之路。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只能前进。

 

  作为挂点村干部,我奋勇当先,着手开展各项工作。冬天的气温山村要比城市低上2-3度,在精准识别时,我的手脚冻得直哆嗦,在村里一呆就是一整天,恨不得扎到群众的火炉旁边蹭暖。但任务就摆在眼前,要完成所挂村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须走完8个屯10个队的所有的贫困户,掌握各家各户的贫困情况。为了能够记住贫困户的家和贫困群众的相貌,每到一户我都记下路线、拍下房子里外的样子,对每一个在家的成员都拍照备注名字,做到每一户情况熟记于心。完成精准识别后,有立即着手劝贫困户家的子女回校读书、帮助申请雨露计划、创建扶贫产业等工作,为贫困户在通往小康的路上更进一步四处奔波。正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迈出脚步,就一定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

  

  作为镇团委书记,我一直在考虑怎样让村里的留守儿童能够利用假期学到更多的知识。2018年,随着寒假的到来,在外求学的大学生陆续返回家乡。利用这个机会,镇团委与在广西师范大学任教、学习的本地籍教师、学生一起携手,在村里举办“传承古韵·乐善好施”关爱乡村儿童国学课堂。镇团委带去纸笔,老师利用家里的大厅作为课堂,大学生们作为老师给留守儿童上课,邻居们提供茶几作为书桌,儿童们自带椅子,简易而不简单的课堂开课了。课堂上,孩子们学国学经典,学书法,学村史民俗,接受安全教育。青年大学生们还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儿童励志成才。在这个课堂上我看到了每个儿童对新知识的渴望,对来自集体关爱的渴望。2019年的寒假即将到来,而我们的课堂也将在群众的期待和孩子们的期盼下继续开张。

 

  “履责激励,失责追究”

 

  落实任务责任,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对搞形式主义、“数字脱贫”、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2018年4月,我调到城区纪委,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扶贫案件查办的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部分扶贫干部违纪违法的情况。有的为了省事,没有实地核查就给予贫困户验收产业;有的弄虚作假套取扶贫资金;有的则是得过且过,推卸扶贫责任等等。扶贫政策不落实,帮扶工作走形式,违纪违规使用扶贫资金,如何能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呢?对于这些扶贫干部,我们给予处分并公开通报曝光,希望能达到“查处一案 警示一片”的效应。通过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切实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让我们的贫困户富起来是我们帮扶人的牵挂,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们同党中央一起深挖精耕细作,求实务实落实,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武鸣区纪委监委 苏星)

 

 

编辑:唐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