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治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30日 08:44 打印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会同教育部、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公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的第一批成果。


  专项整治选择涉及扶贫、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14项突出问题进行,把“改”字贯穿始终,真刀真枪推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推开。从公布成果内容和数据来看,第一批专项整治重点解决“三区三州”“两不愁三保障”、特殊困难群体“脱保”“漏保”、群众看病就医经济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并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挑山工”登泰山的故事: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


  第一批专项整治成果有目共睹,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还未根本解决,不能沉醉于第一批成果的“快活三里”。要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提前预判、有效防范;要对问题严重的,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精准问责,同时也要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要及时把专项整治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化好、坚持好。


  第一批成果的公布,并不意味着专项整治的结束。专项整治针对的问题大多需要第一批、第二批单位联动整治,涉及多部门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纪委监委。各部门各单位要继续按照“以纠正整改为主”的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目标管理、加强上下联动,将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啃下“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这块“硬骨头”。


  要坚持开门搞整治,分批次陆续公布整治成果,接受群众监督评判。有没有问题、谁有问题、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专项整治内容直面群众关切,整治过程邀请群众参与,整治结果接受群众评判,充分发挥了群众监督和参与作用。


  在主题教育期间集中力量开展整治,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专项整治的成效让群众深切感受到主题教育的实效。(南宁市纪委监委 刘梦云)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