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茶文化 静守初心

来源:南宁市纪委 作者:黄春红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5日 12:24 打印

  近日,根据第二批“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我和支部的党员同志们一同前往江南区茶廉文化教育基地参观。

 

  一路上,我在想,茶廉文化?茶和廉有什么关系呢?

 

  来到基地,墙壁上大幅卷轴“茶韵江南”映入眼帘,“夫茶乃民之饮,廉乃国之本,无饮则民以何安,无廉则国以何存。故茶廉兮,滋养黎庶,关乎稳固社稷矣。”以茶养廉可谓是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中一朵绮丽的花朵。

 

  魏晋南北朝时,帝王贵族聚敛成风,奢侈盛行,有的饮食费每日高达一万钱(相当于一个普通百姓家二三年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敏锐的政治家提出“以茶养廉”的主张,以此对抗奢侈之风。陆纳便是其中一位突出代表。

 

  《茶经》记载:东晋时,陆纳任吴兴太守,他为官清正廉明,品德端庄。一天,原有功于国家的骠骑将军谢安,退隐后途经吴兴,登门拜访好友陆纳。朋友久别相逢,很是高兴。陆纳叫管家按惯例“清茶一杯”招待谢安。管家陆淑深知老爷与谢安的关系非同一般,觉得“清茶一杯”太寒酸,便自作主张办了一桌丰盛的酒宴。谢安感到意外。宴后谢安说,我当大将军大司徒时,到贵府你都是“清茶一杯”,时过境迁,老兄怎也学了官场上的客套了?陆纳尴尬地说,惭愧!惭愧!这虽不是我的本意,却是我的家教不严之过。送走谢安,陆纳即召集家人,当众怒斥管家陆淑自作主张,违反规定,玷污他的一贯清廉,毫不留情地责打陆淑四十大板,以儆效尤。陆纳的高风亮节,被传为千古佳话。

 

  在当下日益浮华喧嚣的社会中,腐败如一支罂粟花般,绚烂迷人。腐败猛于虎,腐与廉,只有一步之遥,对与错,只在一念之间。

 

  近年来,通过从自治区纪委查处的罗卫国、施锦东等纪检监察干部案件中不难发现,他们随着自己职务的升迁,忘却了入党的初心,为了个人的私利背叛了入党誓词,甘心被围猎,最终掉下万丈深渊。

 

  纪检监察机关不是“避风港”,纪检监察干部也没有天然的“免疫力”。在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诱惑下,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怎样才能做到永葆初心,抵御诱惑、远离诱惑呢?难道不也是需要一种茶的品质吗?茶,静而清。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时时刻刻怀有一颗如茶般的心灵,褪去浮躁,淡泊名利,要时时刻刻怀有静守初心的情怀,心静了,就能始终追守初心和使命,不会迷失方向。心静了,杂念自然消除,“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才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我们的初心。 (驻南宁市人社局纪检监察组 黄春红)

 

 

编辑:凌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