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 精准监督——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有感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2日 16:41 打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一年来,我通过认真研读《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围绕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总结出精准监督、严格执纪问责一系列举措,助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精准聚焦、靶向开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截至2018年末,全县累计实现3.81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25.3%降至6.21%。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有这样一段节选:“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不行,要拿出‘绣花’功夫。”凌云县作为2019年预脱贫摘帽县,今年是脱贫攻坚工作最关键的一年,越到关键时刻,越要拧紧螺丝,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专责机关更需要准确把握工作定位和任务,准确把握“再监督”职责。

 

  近年来,凌云县纪委监委坚持精准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好驾、护好航。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对全县扶贫工作开展常态化精准监督检查,联合财政局、审计、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单位部门,整合各种资源,用好已有监督成果,形成监督合力。同时,与县纪委派驻监督衔接起来,对巡察发现反映领导干部脱贫攻坚方面的问题线索,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精准处置;定期与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联系,将本级及上级开展的扶贫领域明查暗访、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列入“问题档案库”,找出问题干部,落实问题整改等,紧扣脱贫攻坚中党员干部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情况,对工作不严不实不作为和扶贫领域违纪违规等问题进行调查处理,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促进作风转变,释放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形成震慑。

 

  凌云县上紧纪律“发条”,确保执纪落实到位,通过精准监督,专项工作“排查去存年”取得明显成效。凌云县纪委监委结合实际认真落实自治区6+2工作机制,按照“123456”工作思路,围绕“有效遏制增量”的工作目标,开展“十个一”活动为抓手,精准部署、精准监督、精准靶向、精准执纪,着力强化政治站位要高、日常监督要硬、警示教育要深、线索排查要广、执纪审查要严、巡视整改要实、品牌打造要亮、自身风险要防八个方面工作要点,持续深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今年1—9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85件(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0%;处置问题线索168件,同比增长9.5%;立案90件,同比增长1.12%;扶贫领域案件59件,同比增长13.5%。凌云县纪委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压实“两个责任”,为全县的脱贫攻坚提供纪律保障。

 

  目前,凌云县仍然还有19个贫困村1.24万人未脱贫,脱贫攻坚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我们要始终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和惩治腐败定力,聚焦中心任务忠诚履职、积极作为,带领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更加精准有力督战脱贫攻坚,为奋战脱贫奔康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凌云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  辛荣根)
 

 

 

 

 

编辑:唐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