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公心,扶贫之魂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5日 11:55 打印

  2019年6月17日,黄文秀,她走了,带着对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的深厚感情,带着对未竟的扶贫事业的无尽牵挂。作为百坭村的第一书记,她又还活着,活在百坭村的村民心中,活在扶贫战线上奋斗的干部心中。

 

  在短短一年的扶贫工作中,黄文秀作为百坭村的第一书记,将百坭村的贫困率从23%降至2.7%,带领着村民走向脱贫的小康道路。正如黄文秀的同学邱健忠所言:文秀之公心,实乃师大校友、我辈青年之榜样!追念文秀,就是在追念一种精神,一种我们这个时代迫切且极为珍贵的精神--为祖国事业献身的精神。

 

  黄文秀是一名共产党员,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自愿回到家乡百色工作,又主动投身于扶贫事业中,把脱贫攻坚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这是献身祖国的精神。

 

  当下社会,各种观念交织涌动,利己主义冒头,甚至有人说,黄文秀笨,不仅做了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黄文秀是“笨”,她“笨”在投身家乡建设,放弃城市的舒适工作;“笨”在只懂埋头苦干,扎身于扶贫工作第一线。但是,我们需要这样的“笨人”,需要这样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的“笨人”精神。近日,国家向袁隆平、黄旭华等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颁发了“共和国勋章”。无一例外,他们都是这样的“笨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为国家的事业奉献终身。而正是这样的“笨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国家的强盛,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正如毛主席所言: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当前,国家的扶贫形势依然严峻,脱贫攻坚战仍在进行。脱贫攻坚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久久为功、步步为营的持久战。因此,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黄文秀这样的人,需要无尽的勇气和毅力,需要一点一滴的努力,一寸一尺的改善。目前,全国仍有19.5万名第一书记奋斗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他们同样在奉献自我,每天穿梭于乡间小道之间,无时不在挥洒着汗水和血泪,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黄文秀走了,但她的精神存于广大扶贫战线上的同志心中,她的灵魂刻在任重而道远的扶贫事业之中,激励着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南宁市纪委监委 宋彬源)

 

 

编辑:凌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