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绵区:开学前为教师讲好“廉课”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5日 17:13 打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们为人师表,更要自觉培养荷花这种洁身自好的宝贵品质,严于律己、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这是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中心小学校长冯东在8月31日开学前一天为全体教师上的第一节廉洁课上循循善导和殷切嘱咐中的一个场景,也是该区纪委监委在这一天组织全区中小学全体教职工开展开学前上第一节廉洁课众多场景中的一个缩影。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道德情操、为人处世,乃至一言一行都对广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关键的作用。为了达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效果,该区纪委监委正本清源,狠抓教师队伍的廉洁教育,在开学前的一天组织福绵区119所中小学的2700多名教职工统一上了一节廉洁课,为广大教师再次明规矩敲警钟,进一步绷紧“廉洁弦”,筑牢“防火墙”。


  “平时为了教学比较忙,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和要求,对纪法知识学得不深、不透,开学前的这节廉洁课就像‘及时雨’,及时滋润了我的心田,课堂上通报的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案例让我感到很震撼,也深受警醒,进一步坚定了我学纪守廉的决心和信心。”该区福绵高级中学教师李某深有感触说道。


  该区纪委监委持续强化教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抓常抓总抓平时,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创新监督检查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盯住问题本质精简检查程序和次数,在为教育系统减轻“负担”的同时不减“责任”,进一步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师风师德建设。


  坚持挽救措施与惩罚手段交叉结合,灵活运用,增强党风廉政建设效果。对于具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教职工,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运用第一种形态进行谈话提醒,目前已经通过谈话提醒让165名教师“迷途知返”;对于屡教不改和顶风违纪的教职工坚决查处,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目前教育系统已立案8件,结案6件,处分6人,达到了正风肃纪的效果。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廉洁课是广大教师新学期的第一课,更是他们人生中必须经常学的必修课。经常给广大教师队伍鸣警笛敲警钟,让他们明纪律守底线,做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心无旁鹫传道授业解惑,一心一意讲好育人书!”玉林市福绵区纪委书记梁艳丽表示。(玉林市福绵区纪委监委 严纪权)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