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标语楼里的“纪律宣言”
时值圩日,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的街道上热闹起来,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终于看到一幢靠山而建的两层的长方形回字楼,这便是我今天的目的地——“红军标语楼”。
这幢小楼是一座三进二层建筑,夯土墙,木楼板。1930年3月、5月和11月间,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转战途中,曾三次在这里宿营,并在老屋的墙上留下了55条宣传标语和6幅漫画,详尽地宣传了红军的性质、纲领、革命任务、革命对象、革命前途和纪律等。八十多年过去了,这些标语大多仍清晰可辨。
“红军是最有纪律的军队” 标语楼一楼厅内墙上的这条标语,吸引了我的注意。
“纪检人的职业病又犯了吧?看到这样的标语就走不动了。”同行的友人见我在这条标语前驻足许久,打趣道。
“这是对当时红军的纪律要求。这幢小楼里,像这样的‘纪律宣言’还有很多,我带你看看......”工作人员介绍到。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看到了更多的纪律标语。
一楼厅内,“废除苛捐杂粮,不借端滋扰良民,不奸淫掳掠”这条标语,向我们诉说着那个年代,尽管条件艰苦,缺衣少粮,但红军将士始终视纪律高于生命,关心群众利益,遵守群众纪律。
二楼厅内,“公平交易(不强买强卖),向各地游击时,不拉夫、不发洋财”则告诉我们,红军在河池整编的过程中,红军的纪律作风建设贯穿于对日常生活具体而细微的规定中,而正是这些规定,继承和发展了红军铁一般的纪律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从一楼到二楼,像这样的“纪律宣言”多达十几条。这些标语,是红军部队严格遵守纪律的生动写照,不仅包括“绝对不侵犯群众一点利益,坚决做到不拿群众一点东西”,还提出了“服装要清洁整齐,礼节要周到,内外纪律要严明”等更细致的要求,尤其要求红军“自己做模范,绝对遵守纪律”,充分体现了红军纪律严明的优良作风和坚持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
“红军纪律就是‘铁律’,任何人都不能违犯。也正是有着严格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才使红军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得到了最广大群众的支持,行军途中不断招募到新兵。红军经过之处,人们都以能当上红军为荣。”工作人员讲解道。
是啊,正是这种秋毫无犯的纪律,每当红军再次出发,队伍中总会多出些义无反顾的身影,他们追随着红军,追随着共产党人一路远行;正是因为红军能够恪守纪律,才赢得了壮乡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红军“河池整编”打下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红军最严明,行动听命令,不可胡乱行。打土豪要归公,买卖要公平。工农的东西,不可拿半分。劳苦群众个个更相亲……”
参观结束后,路过“红军标语楼”后不远的凤仪山脚下的红七中学,正值该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现场,老师和孩子们唱起了《红军纪律歌》。
这歌声,如同那些用木炭、黑石粉写下的宣言所释放出的光芒,永远闪耀在青山绿水间。(河池市金城江区纪委监委 张敬)
编辑:劳宛涓